
【查看证书】
说起“高尿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痛风”。确实,尿酸升高常常和痛风挂钩,大家甚至觉得只要不发作痛风,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事实上,高尿酸就像一颗“隐形炸弹”,不仅会引起痛风,还会悄悄损伤肾脏,让人一步步走向肾功能衰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尿酸与肾脏的关系,看看为什么它不是小毛病,以及该如何科学防控。
一、尿酸是什么?为什么会升高?
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一种存在于食物和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后产生的“废物”。它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少部分从肠道排出。正常情况下,人体会维持尿酸的动态平衡:产出多少,排掉多少。
但是,当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能力不足时,血液里的尿酸水平就会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尿酸血症”。如果血液中尿酸水平长期偏高,它就可能在关节里沉积,形成结晶,引发痛风;更糟糕的是,还会在肾脏里“安家”,对肾脏造成慢性损伤。
二、高尿酸对肾脏的危害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痛风,就不怕高尿酸。其实,肾脏才是高尿酸最“受伤”的器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成尿酸结石
尿酸在尿液中过饱和时,就容易结晶,久而久之形成结石。这些结石堵在尿路里,不仅会引起腰痛、血尿,还可能导致肾积水、感染,甚至损伤肾功能。
2. 诱发慢性肾病
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组织,就像沙子堵住了过滤器,会造成肾脏“过滤”功能下降。长期下去,可能发展成慢性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
3. 加速肾功能恶化
对于已经有肾病的人来说,高尿酸会加速病情进展,让肾功能下降得更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肾病患者医生会格外关注他们的尿酸水平。
三、谁更容易“中招”?
并不是所有人都容易尿酸升高,以下几类人尤其需要警惕:
喜欢大鱼大肉、喝啤酒的人:高嘌呤食物会增加尿酸生成。
肥胖、代谢综合征人群:常常伴随高尿酸。
本身有肾病的人:肾脏排尿酸的能力下降,容易堆积。
有家族史的人:遗传因素让他们更容易出现高尿酸。
长期大量使用止痛药或利尿剂的人:这些药物会影响尿酸代谢,加重肾脏负担。
四、生活中有哪些“信号”提示尿酸或肾脏出问题?
高尿酸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直到痛风发作或者出现肾结石才被发现。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小心了:
关节突然红肿疼痛(特别是大脚趾关节)
反复腰痛或尿中带血
小便泡沫多且久不消
水肿、乏力
这些都可能是尿酸或肾脏在“报警”,千万别忽视。
五、如何科学防控高尿酸?
好消息是,大多数高尿酸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加以控制,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1. 饮食管理是关键
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火锅汤底。
控制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容易让尿酸飙升。
多喝水:每天1500~2000毫升水,帮助尿酸排出。
少喝含糖饮料:果糖会促进尿酸合成。
多吃蔬菜和低脂奶制品: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2. 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不仅会增加尿酸,还会让肾脏负担更重。适度运动、合理饮食有助于减轻风险。
3.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长期熬夜、压力大也会干扰代谢,增加尿酸水平。
4. 定期体检,关注尿酸和肾功能
建议每年至少查一次血尿酸和肾功能(肌酐、尿蛋白等),特别是高风险人群。
5. 必要时药物干预
对于尿酸持续升高或已经合并痛风、肾病的人群,医生可能会开降尿酸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乱吃药。
结语
高尿酸并不是“小毛病”,它不仅可能让人饱受痛风折磨,更会悄悄损伤肾脏,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很多人直到肾脏出现严重问题才追悔莫及。因此,无论是否有痛风,只要尿酸水平偏高,就要引起重视。管住嘴、迈开腿、少熬夜、勤体检,必要时配合医生用药,才能把高尿酸对肾脏的威胁降到最低。记住:护肾,从控制尿酸开始!
(姓名:完颜晓东;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肾脏内科;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