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提到“反颌”,很多家长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说孩子“地包天”,大多数人都会恍然大悟。反颌,俗称“地包天”,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表面看起来只是“牙齿咬合不整齐”,但其实它可能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语言表达、咀嚼功能,甚至心理健康。
你是否曾以为“等孩子换完牙就好了”?你是否听信“长大了自然会长正”?其实这些认知误区,很可能让一个原本可以轻松纠正的小问题,演变成影响终生的大难题。
一、什么是反颌?
反颌(anterior crossbite)是指在上下牙咬合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前面,即下颌牙“反咬”上颌牙。正常的咬合关系应是上牙稍微覆盖住下牙,而反颌则是“上下倒置”,就像倒扣的碗。
根据严重程度和波及范围,反颌可分为前牙反颌、后牙反颌、单侧反颌、双侧反颌等。最常见的是前牙反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地包天”。
二、小小反颌的危害不可小视
反颌不仅仅是“长得不好看”,更可能带来多重影响:
1. 面部发育异常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反颌会导致下颌骨过度发育、上颌骨发育受限,造成“月牙脸”或“凹面型”脸型,颧骨扁平、下巴突出,看起来不协调。成年后再想矫正,不仅复杂,还可能需要正颌手术。
2. 咀嚼和发音功能受损
牙齿咬合错乱会影响食物的切割和咀嚼效率,长此以往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而且部分孩子可能会因为舌位不正、齿位错乱而发音不清,尤其是发“z”“c”“s”等音时显得费力甚至含混不清。
3. 心理健康受影响
在“颜值即正义”的今天,孩子面部发育不对称容易引发自卑、社交退缩,甚至被同龄人取笑,影响心理成长。
4. 导致其他口腔问题
反颌会导致牙齿异常磨损、牙龈萎缩,甚至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表现为张口受限、咬合疼痛等问题。
三、反颌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反颌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影响:
遗传因素:如果家长中有反颌情况,孩子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加。
不良习惯:长期咬嘴唇、吐舌、咬奶嘴、偏侧咀嚼等行为可能导致牙列不齐。
乳牙早失或滞留: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
鼻炎或腺样体肥大: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颌面发育。
四、什么年龄适合矫正反颌?
许多家长会问:“孩子这么小,能不能戴牙套?”
其实,反颌是越早治疗越好。矫治黄金期通常在3~6岁之间,即乳牙期或替牙早期。这一阶段孩子颌骨柔软、可塑性强,治疗简单、周期短、效果好。
若等到12岁以后,孩子恒牙已经基本替换完毕,颌骨发育趋于成熟,矫治会更加复杂,甚至无法单靠正畸治疗完成。
五、如何发现孩子是否有反颌?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简单判断:
正面观察孩子微笑时,下牙是否包住上牙。
从侧面看,孩子下巴是否明显突出。
咀嚼时是否出现咬合偏斜、张口困难。
语言发音是否含糊不清。
拍照时是否总是“月牙脸”、笑容不对称。
一旦怀疑孩子有反颌,建议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口腔医院或儿童齿科就诊,由专业的口腔正畸医生进行评估。
六、反颌如何治疗?
治疗方式因年龄、畸形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的矫治方法包括:
1. 功能性矫治器
适用于乳牙期或替牙期儿童,比如前导矫治器、活动矫治器。这些装置可以引导上下颌骨发育,纠正不良咬合关系。
2. 固定矫治器(牙套)
适用于恒牙期儿童和青少年。通过钢丝或透明牙套调整牙齿位置。
3. 早期口肌功能训练
改善不良口腔习惯,比如纠正吐舌、张口呼吸等行为,配合矫治装置可取得更好效果。
4. 正颌手术(适用于严重成年人)
若成年后错颌畸形已经影响骨骼结构,单纯牙齿矫正无法解决,就需配合正颌手术,费用高、风险大、恢复慢,因此应尽量避免发展至此。
七、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除了及时带孩子就医,家长日常中的观察和引导也非常重要:
留意孩子的面型变化和咬合状态;
纠正不良口腔习惯,比如咬嘴唇、吐舌头、张口呼吸;
鼓励孩子双侧咀嚼,保持咀嚼肌平衡发展;
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多与医生沟通,配合家庭口腔训练与卫生管理。
总结
反颌不是简单的“牙齿问题”,它可能隐藏着骨骼发育异常的风险,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面容、自信与健康。早发现、早干预,是解决反颌的关键。别让“等一等、看一看”的观望态度,成为孩子终身遗憾的开始。家长朋友们,请记住这句话:“三岁看大,牙齿看早。”小小反颌不容忽视,它可能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道弯”,而您的及时行动,才是最好的“导航”。
(姓名:陶萌;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科室:口腔科;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