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带娃 中医教你“养阳气”
时间:2025-07-16 11:02:38 来源:
夏天是阳气最足的季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思就是夏天应该好好养护身体里的阳气。就像庄稼在夏天长得最旺,人的阳气在三伏天也最旺盛。那些冬天总爱找上门的毛病,比如孩子反复感冒、哮喘、鼻炎,或者一吃凉的就拉肚子,大多是因为身体里阳气不够,寒气悄悄“住”了下来。
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天地间的阳气像小火炉一样旺,孩子身上的毛孔也张开了,这时候帮身体加点“暖”,把寒气赶出去,就像趁着大太阳晒被子,能把潮气彻底晒干。而且小朋友虽然身子骨娇嫩,尤其是肺、脾、肾这几个部位容易“火力不足”,但他们恢复能力特别强,就像春天的小草,稍微给点阳光雨露就长得特别快,所以夏天调理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晒太阳,是最简单有效的养阳方法
夏天太阳不太剧烈的时候,上午九点之前或者下午五点以后,可以适当晒太阳,每次30分钟即可。晒的部位有讲究,头是阳气最足的地方,晒头顶可以调通经脉,调补阳气;后背是膀胱经(最重要的阳经)运行的地方,用我们的背部去吸收阳气,效果最好。
吃对很重要
夏天,千万别让孩子贪凉吃太多冰饮、雪糕,会伤了脾胃的“小火苗”;辛辣的也别多吃,容易让孩子上火。清淡点的黄瓜、薏米粥就很好,能帮身体排排湿气。对付寒邪,当然也要多吃温热的食物。性温而不燥烈的食物适合温阳,比如:牛肉、瘦肉、鸭肉、黄鳝、泥鳅、鲫鱼等。另外,夏天可以多给孩子吃点带苦味的菜,比如苦瓜、苦菊,像给身体“降降火”;番茄、乌梅这些带点酸味的食物,能帮孩子补补津液,夏天不容易觉得累。
适当运动,生发阳气
中医讲“动则生阳”,运动的过程中,能让体内的阴血转化为阳气,提升身体的阳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怎么运动呢?
1岁以内,可以做一些被动操、锻炼抬头、翻身、爬行;1-3岁,练习跳跃摸高、跳绳、游泳;3-5岁,可以攀登、跳跃、慢跑、跳绳、篮球、羽毛球、游泳;5-12岁,练习体操、单双杠、跑步、引体向上、攀登、跳绳、篮球、羽毛球、游泳;12岁以上,做体操、单双杠、跑步、引体向上、攀登等。
傍晚或清晨带孩子散散步、练练八段锦,活动到微微出汗就好,别累着。运动完记得及时喝点温开水,补充水分才能让身体“运转” 得更顺畅。
泡脚祛寒湿
泡脚也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方法。脚是人体之根,俗称第二个心脏,脚上有66个穴位、6条经络,泡脚不仅能驱寒,还有养阳气的作用。
有宝妈会问,夏天这么热,不动都出汗,泡脚汗更多,还有必要泡脚吗?有必要的,夏季泡脚养阳气、祛寒湿的效果反而更好,泡脚时,可加些艾叶或生姜,温中散寒的作用更好。要注意水温不要太热,40-42°C为宜,每次10分钟,泡到孩子微微出汗即可,给孩子提前备好小毛巾,出汗时及时擦干。另外,不建议热天里一边泡脚,一边吹风扇,打开的毛孔更容易让风寒乘机而入,就像大门打开,小贼比平时更容易踏入家中。
好心情也养阳气
夏天太阳足,人的情绪也容易跟着“躁动”,小朋友就像刚发芽的小草,得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多陪孩子玩玩,保持乐观的心态,身体里的阳气也会更旺盛哦。
中医外治疗法
三伏贴、艾灸、拔罐、推拿、针灸、喝中药、中药熏洗、耳穴压豆等方法,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来选,都是帮孩子在夏天攒足“阳气”的好办法。
三伏天养阳气,就像给孩子的健康“提前储蓄”,夏天花点心思调理,冬天就能少些担心。趁着三伏天,帮孩子把身体调理得棒棒的,让他们冬天也能健康不生病。(汝州市人民医院儿三科 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