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祥符监管支局:以金融“活水”润开小微“千花”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见行见效
时间:2025-07-16 10:38:3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张爽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祥符监管支局主动发挥“监管前哨”作用,念好“快、实、优”三字诀,全力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截至2025年6月末,辖内金融机构累计为4906户小微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发放贷款金额达49.14亿元,授信企业数及放贷金额均位居全市前列。
“快”——机制建设强保障,融资协调政策触达再提速
祥符监管支局着力形成高效工作机制,确保融资协调“活水”精准滋养小微主体。加强协同,机制保障“快”构建。第一时间联合区发展和改革委、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召开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调度会,成立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工作合力,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实现专班下沉,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举办仇楼镇小微企业融资工作银企对接会,搭建银企沟通桥梁。政策直达,难点堵点“快”识别。协同配合区工作专班提升“两个清单”质量,用好亮灯辅导机制,推动金融支持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截至6月末,祥符区共收到6084家企业申报需求,5501家企业进入“推荐清单”。务实调研,企业声音“快”传导。扎实开展小微企业获贷情况专项调研,立足工作实际拟制调研问卷,第一时间对27家推荐清单内企业获贷情况开展调研摸排,直接获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模式,召开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推进会3次,推动“精准滴灌”解决工作具体困难和问题。
“实”——助企效能显实效,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再强化
祥符监管支局紧盯目标导向,以实的举措力保小微企业信贷有效增量供给。信贷供给稳步扩大。督促辖内分支机构高质量完成上级行下达的普惠小微信贷计划,压实法人机构主体责任,辖内宋都农商银行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99亿元,户数1.18万户,较年初增加324户,有效实现提质扩面。优化信贷供给结构。常态化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合理安排“二次走访”“重点走访”,切实推动符合条件企业“应贷尽贷”。精准推送128家科技型企业名单,指导辖内建设银行科技型企业专属三年期无还本续贷产品“善科贷”落地,实现了科技型企业首贷破冰。指导辖内工商银行针对冷链行业创新“动态库存监管+销售回款闭环”风控模式,依托物联网技术实时追踪冷库货物价值,实现“按需提款、随借随还”。目前,该产品已为区内12家冷库企业发放贷款3400万元,支持新建仓储容量2000吨,带动42家合作社定向收购蒜薹、大蒜、花生等蔬菜1.2万吨,助农增收360万元。建立普惠金融常态化宣传机制。扎实开展金融知识“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其间共组织活动163次,参加人数11.62万人次,通过线上渠道发布宣传知识437次,点击量16235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优”——多维创新优服务,“金融为民”新作为再彰显
祥符监管支局不断擦亮“金融为民”底色,以监管的温度牵系供需两头,激发市场活力。创新金融产品,丰富金融支持“工具箱”。持续推进“一行一品”产品创新行动,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创新专属金融方案,发挥惠企作用,工商银行“小微企业协调机制贷”、中原银行“千企万户贷”等专属产品“百花齐放”,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选择;工商银行推出特有产品“祥符收储贷”获批授信1亿元,精准破解季节性收购资金短缺难题。优化金融服务,摘除民营小微“有色镜”。引导银行机构深入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破除贷款的显性和隐性门槛,为民营和小微企业营造公平参与、一视同仁的融资环境,提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信心。着力推动“尽职免责”,为尽职者吃下“定心丸”。开展调研,推动尽职免责等政策落实落地,切实为基层信贷人员松绑减负。坚持监管导向和外部形势导向,推动机构提高小微风险容忍度,真正实现“应免尽免”。
下一步,祥符监管支局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在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上持续强化监管赋能,以金融“活水”润开小微“千花”,为地方经济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