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金融 > 正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前监管支局:精耕监管实务 筑牢县域金融安全屏障
时间:2025-07-16 11:13:0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孙元首 闫宁

  监管实务的精髓,在于细微处见真章,与繁杂中求实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前监管支局综合监管科始终以“绣花针功夫”打磨监管细节,以系统思维破解实务难题,在县域金融监管“最后一公里”书写者精准、高效、务实的答卷。

  面对县域金融业态“小而散”、风险点“多而杂”的特点,支局将”实务清单”作为监管抓手,把抽象要求转化为具体动作。针对银行业机构,支局梳理出“信贷三查不到位”“资金用途监控乏力”等8类高频问题,制定“检查要点20条”,让每次现场检查都有章可循、靶向发力;对于地方金融组织,建立“一机构一档案”,动态更新经营数据、风险指标,通过“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提前介入高风险机构的整改。今年二季度,在对某村镇银行的检查中,凭借清单化核查发现其涉农贷款分类不准确问题,当即督促整改,推动2300余万元贷款重新精准归类,确保涉农信贷政策不跑偏。

  监管实务的生命力,在于“监管+实务”的协同发力。针对县域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支局指导银行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将“首贷办理时长”纳入监管评价,推动平均审批时间缩短30%;面对部分保险机构存在的“理赔难”问题,建立“理赔时效跟踪表”,定期通报数据,约谈负责人,让“投保容易理赔快”从承诺变成现实。在一次实务调研中,发现某小额贷款公司因风控能力不足导致不良率攀升,并非简单“一罚了之”,而是派驻专人指导其建立客户信用评分体系,最终帮助其盘货存量资金,重新回归合规经营轨道。

  监管实务的落脚点,始终是百姓的切身利益。台前监管支局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每一项流程、盯紧每一个环节,让监管既有“长牙带刺”的刚性,也有“为民解忧”的柔性,在县域金融的沃土上,种好监管责任田,守护万家“钱袋子”,让金融活水更精准的滋养地方发展。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