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乐监管支局:多举措优化地方金融生态
时间:2025-07-16 11:19:5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马小琬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乐监管支局主动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协调配合,引领金融服务创新,强化金融宣传教育,筑牢普惠金融发展根基,优化地方金融生态。
在前期各乡镇办大走访大调研期间,支局要求各银行业按照各自推荐清单建立小微贷款项目储备库。主动与县工商联、工信局、商务局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联合建立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及外贸企业等10个实体清单,总计987家小微企业,强化小微贷款项目储备。重点对规上企业建立银行分包联络企业服务机制,对全县123家规上企业,安排了290名金融服务专员,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和金融诉求。同时支局还加强与县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等经济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凝聚经济金融发展合力,进一步提高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针对性和成功率。截至6月底,南乐县各银行机构发放小微企业首贷户359户、金额3.38元,分别较年初增加157户、1.91亿元,分别增长77.72%、129.93%。强化与县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工信局等经济管理部门协调联动,做到政策协调推进,凝聚经济金融发展合力,为南乐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创新“党建+”金融服务,实施党建联盟、村银共建。南乐农商行选拔82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乡情村况熟习悉的专业人员,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金融助理通过进村入户实地走访交流,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形式,协助抓好基层公共金融服务,切实解决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发展缺钱”“服务缺人”等问题。金融助理结合资源、需求清单内容,有能动性的进村入户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产业发展金融需求定制“一村一策”金融服务清单300多个、贷款1.5亿元。
创新设立银政邮一体化便民服务中心。邮储银行、县邮政分公司、乡镇政府三方联动,建立韩张镇、杨村乡两个银政邮一体化便民服务中心,在做好农村居民储蓄、投资理财、资金结算、金融宣传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新增加个人消费贷款申请登记业务,以及农村居民社保卡、社保、五保、粮补等办理业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做深做实“兴乐万企行”活动,推动全县乡镇办网格化、服务对象、机构调度“三个全覆盖”,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地毯式走访,做到服务对象全覆盖。统筹落实强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十项举措,推动无还本续贷、优化流资贷款期限、尽职免责等支持政策落地落实,提高“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占比。截至6月底,南乐银行业机构共走访企业3960家,已授信企业3470家,授信金额8.34亿元,实际放款金额7.08亿元。目前支局“兴乐万企行”活动已经入选南乐县委县政府“乐商有道”十大品牌之一,成为县委、县政府年度经济发展重点工作之一。
开展政金企联动宣教。支局加强与县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等行政机关协调联动,联合组织全县金融机构、商贸企业等单位,在南乐一行公园门口开展3·15集中联动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政金企各方优势,形成了消保工作宣传教育的强大合力。集中宣传活动共摆放展板28块,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
强化以案释法“风险透视”。发布《十大金融陷阱警示录》,通过短视频、情景剧等形式还原典型案例,通过真实案例,向消费者揭示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手段和危害,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期间,共发布案例分析20篇,阅读量达1000余人次。
打造全媒共振“传播生态圈”。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发布宣传内容,线下通过营业网点张贴海报、摆放展板、LED电子显示屏,举办知识讲座,进社区、学校、进企业发放宣传资料和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活动期间,线上推送宣传内容220余条次,线上渠道点击量12500人次;线下张贴海报60张,设置宣传展板28块,投放LED标语150条,累计开展宣传活动52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线上线下共触及金融消费者125680人次,有效营造了人人参与、同频共振的金融消保氛围。
支局多次开展县-乡-村三级普惠金融宣传工作,以俯身沉心姿态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惠民服务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用“线上公众号服务号+线下宣传”的模式,持续拓展宣传覆盖面,提高普惠金融知识普及率,提升南乐县域的基础金融服务,优化金融生态,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深耕细作普惠领域,推动金融服务下沉,触达长尾,确保普惠政策落地有声、惠企利民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