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发布2025年上半年诚信 “红黑榜” 多部门共筑 “诚信南阳”
时间:2025-07-16 15:55:4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近年来,南阳市始终致力于打造制度健全、监管有力、应用广泛、生态优良的社会信用体系,持续擦亮“诚信南阳”品牌。7月16日上午,南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 2025 年上半年诚信 “红黑榜” 新闻发布会。南阳市委宣传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南阳市税务局、市医疗保障局的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介绍南阳市 2025 年上半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发布 2025 年上半年诚信 “红黑榜” 企业名单,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䘵远鹏)
发布会上,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付建璞介绍说,积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创新拓展应用场景,“诚信南阳” 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国、全省始终保持较好位次。
今年 3 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省发改委就落实该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南阳市根据意见精神和省工作部署,结合 “诚信南阳” 工作实际,研究出台《南阳市 2025 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了健全制度机制、夯实支撑基础、加强信用监管、拓展应用场景、聚焦专项工作等 5 大类、21 项具体工作,致力于打造制度健全、监管有力、应用广泛、生态优良的社会信用体系。
在健全制度机制方面,南阳市根据国家和省新发布的 “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补充完善《南阳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为全市信用信息归集提供依据。结合南阳实际,围绕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价、事后奖惩修复三个环节,以 “综合 + 行业” 信用评价为基础、“分级分类 + 协同监管” 为手段、“政府监管 + 行业自律” 为支撑,深化信用监管机制。
在夯实支撑基础、巩固提升服务保障能级方面,完成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升级,全面提升信用信息应用服务、监测分析质量;完成 “信易贷” 平台改造升级,打造全市一站式融资服务 “总门户”,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入驻,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效能。加强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强化政府相关合同履约信用监管,将履约信息实时归集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纳入相关主体信用记录。
加强信用监管方面,南阳市优化信用承诺闭环管理,把履约践诺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并实时向社会公示。扩展专项信用报告应用领域,探索开展自然人专项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构建以国家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行业信用评价为重点的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研究建立企业 “综合 + 行业” 信用评价指引,推动全市企业信用评价和分类标准相对统一。同时,积极拓展监管范围,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领域达到 70 个以上,并提升公共信用信息修复 “一件事” 服务能级,形成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机制。
在拓展场景应用上,南阳市将进一步提升 “信用社区、信用街区、信用园区、信用景区” 建设质效。推动 “宛信分” 与县区个人信用积分有机结合,拓展 “宛信分” 惠民应用场景。推进信用与交通运输行业多业务领域融合,开展文旅行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打造信用旅游目的地。开展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促进物业服务质价相符。深入开展与哈密市跨区域信用共建,拓展 “信用 + 消费”“信用 + 旅游” 等应用场景。
在聚焦专项工作、着力破解重点难点方面,南阳市将加强政府协议合法性审核,重点治理政策不兑现、承诺不落实、“新官不理旧账” 等问题,加大清理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力度。深入开展政务诚信专项治理,在公共资源交易、招商引资等不少于 20 个重点领域开展治理活动。建立公务员、律师等重点职业人群公共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互查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降低严重失信主体和高频失信行为市场主体数量占比。持续开展 “诚信之星” 等选树活动,优化民生领域消费信用环境。
发布会上,各相关部门还分别发布了具体名单。国家税务总局南阳市税务局发布 2025 年上半年重大税收违法失信黑名单,西峡县十方物流有限公司、新野县新甸铺镇华胜加油站、方城县裕涛加油站被列入 2025 年度上半年查处的重大税收违法失信黑名单;南阳市医疗保障局发布 2025 年上半年南阳市医疗保障局诚信 “红榜” 名单,南阳市中心医院等 12 家医疗单位榜上有名;南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 2025 年上半年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南阳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马蔼玲在会上表示,近年来致力于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的宣传,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全市诚信建设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施信用联合奖惩措施,推动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目前,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了跨部门、跨行业的信用数据互联互通,为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