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郏县:七旬果农林下养蝉巧致富
时间:2025-07-17 09:48:5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孙书贤

  果园里硕果累累,树下套种的花生已经开花结果。到了晚上,林下养育的金蝉就会爬出洞穴。7月13日上午,郏县长桥镇姬老庄村74岁的王凯老人采摘了桃子、蜜果后,还卖了300只金蝉,乐得合不拢嘴。

  王凯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年轻时,他就酷爱研究果树的嫁接和选育技术,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2019年,王凯培育了一批苹果、桃、柿子、蜜果等果树苗。栽种后,他采用嫁接技术对这些果树进行了嫁接,建了3亩(1亩≈666.67平方米)小果园。为了节约用地,他每年在树下套种早熟花生,进入7月中旬,花生就丰收上市,收入十分可观。

  2020年,爱钻研的王凯外出取经,学习了金蝉培育技术,利用果园优势,发展金蝉养殖。经过孵化、浇水、松土等管理,他培育的金蝉在2023年夏季开始出土,每天晚上可出土金蝉20只到50只,一直持续到立秋时节。行情好时,金蝉卖到1.5元一只,仅出售金蝉就收入3000多元。王凯把拾到的蝉蜕集中出售,可卖出300元一斤(1斤=500克)的高价。这让老人高兴不已。

  一周前,果园里的金蝉陆续出土,现在每天晚上可以收30只至60只金蝉。“最近刚下过雨,金蝉的出土率更高了,平均每天晚上可收六七十只金蝉。”王凯高兴地说。

  回到家,王凯就端出一个大盆,里面铺着细沙,上面放置扎成捆、带有蝉卵的小树枝。他给小树枝洒着水说:“这就是在孵化蝉卵,秋后这些蝉卵就可以入土了。”

  村民李孝辉说:“凯哥是个爱钻研的人,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办成的事,居然被他一个70多岁的老人给办成了,成了全村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今年金蝉养殖将进入出土高峰期,我这3亩果园收入就更高了。我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在林下养金蝉致富。”王凯说。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