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开封 > 正文
杞县王大夫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赋能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5-07-21 16:11:2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左世周 通讯员 刘银忠

  近日,夏日骄阳似火,记者随杞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走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沙沃乡王大夫村实地调研,切身感受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乡村绘就的精彩新画卷。

  行走在王大夫村,宽敞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街道整洁有序,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新农电改造工程规范有序,文化广场上村民欢聚休闲,处处洋溢着幸福祥和的气息。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王超生向调研团详细介绍了村庄发展情况。“全村1568人,曾是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近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和包村单位支持下,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员+村民+合作社+特色种植+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带领群众一步步走上致富路,如今已成文明幸福村。”

  修路破题,筑牢振兴根基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王超生上任后的首要共识。2018年,他放弃在外打工机会返乡创业,2019年经乡党委动员和村民推荐,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首日,他就召集全体党员会议,聚焦“如何带领村民致富”这一核心命题,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度凝聚共识。

  为解决村民出行难题,王超生带头捐款,党员干部主动跟进,多渠道筹集资金40余万元,全面整修村内水泥路和下水道。随后,村室建设、卫生室改造、文化广场游园修建等项目相继落地,村庄面貌发生蝶变。“以前村里坑洼泥泞,瓜果运不出去。现在出门就是平坦大道,村民气顺了、矛盾少了,干事劲头足了!”老党员刘纪明感慨道。

  产业造血,激活发展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王大夫村“两委”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在26亩集体流动土地基础上,整合资金建成64座蔬菜大棚,总面积达120余亩。其中,自筹资金建设10座,争取产业强镇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20座,利用市派第一书记项目资金40万元建设8座,争取农村观光项目资金50万元建设5座。

  2020年,村集体成立杞县蔬农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建成保鲜库1座,构建起“产储销”一体化链条。村民马爱荣便是受益者:“我身体不好,村‘两委’安排我到蔬菜基地打工,一天能挣100多元,还能照顾家,日子越过越甜。”

  在温棚示范基地,王超生介绍:“我们村与省农大合作,实现四季多茬种植,主打金富175辣椒、螺丝椒、彩虹西瓜、水果西红柿等特色果蔬。彩虹西瓜沙瓤绵甜,辣椒最长达1米,产品在基地就能售罄,销路完全不愁。”

  谈及未来,王超生信心满满:“下一步将扩大种植规模,发挥党建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画卷更出彩。”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