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息县:一纸招工记录显价值 数载档案服务见真情
时间:2025-07-21 16:18:4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梅 汪晓涵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份40多年前的招工档案,可算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临近退休的杨治平拿着息县档案馆出具的档案复制件,激动地向工作人员连连道谢。而就在不久前,他还因无法提供初始参加工作的原始凭证,面临退休待遇核算受阻的难题。

  杨治平在办理退休手续时,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告知他,必须提供参加工作的原始招录凭证,才能完成初始工龄的认定。这一要求让杨治平犯了难:4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个人保存的早期证明材料早就遗失不见,原工作单位也几经变迁,相关的档案记录变得残缺不全。眼看办理退休手续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在多方寻找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他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了息县档案馆。

  “我记得是1982年进的厂,当时好像是县里统一招的工……” 在档案馆里,杨治平努力回忆着自己入职的时间、原单位的名称以及招工的批次等信息。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地记录着他所说的每一个细节,一边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您说的这些情况,相关的档案很可能存放在县劳动局当年的‘招工录用’类永久档案里,因为县劳动局正是现在县人社局的前身。

  确定了大致的档案范围后,工作人员立刻熟练地在馆藏档案检索系统里展开排查。他们先查阅纸质目录,再核对电子目录,最后又在专题数据库里进行精准搜索。经过一番仔细查找,终于在县劳动局1982年的永久卷宗里,精准找到了一份《关于招工、复工的通知、批复》。当工作人员翻开这份已经泛黄的文件时,录用人员名单中“杨治平”三个字清晰地映入眼帘。

  “就是这个!这就是我当年参加工作的凭证!”杨治平指着文件上自己的名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很快就为他出具了文件的复制件和证明。凭借着这份关键的材料,杨治平顺利通过了人社部门的工龄审核,退休待遇的核算也有了准确的依据。

  这件事不仅是人社部门与档案馆协同合作、为民众服务的一个缩影,更让杨治平真切地感受到了档案工作所蕴含的温度。“本来以为这事儿肯定难办了,没想到档案馆能把几十年前的文件找出来,办事这么靠谱,我们老百姓心里真是踏实!”他感慨道。据息县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份看似普通的招工文件,恰恰是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价值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息县档案馆通过不断完善检索系统、细化档案分类,已经帮助不少群众解决了像工龄认定、产权证明等这类历史遗留问题。他们还将加大档案宣传的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到档案的重要性,让那些沉睡的历史资料真正成为服务民生的“活字典”。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