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时空对话:零伤亡战例激活青春基因
仲夏的荟萃山,红旗与青春交相辉映。7月9日,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科技筑梦”实践团联合新密市平陌镇中心校党总支、新密市平陌镇牛岭村党支部、香山村党支部在此开展“重溯战魂,赓续荣光”党团联建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红色课堂,让青年学子与革命历史展开一场跨越80年的时空对话。

史料为基,激活峥嵘岁月
在弹痕斑驳的战役指挥部旧址前,师生们聆听地方党史专家李海军讲述1945年那场“零伤亡突袭”的传奇——皮定均将军率八路军雪夜奇袭,全歼王光临部队。“零伤亡的奇迹,源于军民同心!”实践团成员李海鹏在笔记中写道。展柜中锈蚀的军号、泛黄的情报,将“敢打必胜”的精神密码具象化。


沉浸体验,叩响历史之门
鸡毛信”传递挑战中,学生们用肢体语言模拟战时通讯,体会“沉默中的如履薄冰”;指挥部遗址前,青年们依托老兵口述史料,破解密码指令、模拟军粮运送;巨型战役飞行棋上,65格棋盘再现战略布局。指导老师刘琼说:“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

薪火相传,纪律弦歌不辍
“红色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念碑前,全体官兵齐唱《红军纪律歌》。在2025年党建主题教育深化之际,这场合唱成为“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实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今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纪律要求一脉相承。” 香山村委会张永涛指着展陈中的八路军文物感慨道。青年党员王子航在心得中写道:“战魂的密码不仅是勇气,更是刻进骨血的纪律自觉。”


创新赋能,让红脉奔涌向未来
实践团正将史料通过AI技术转化为“视听+研学”体系:纪念馆定制文创印着“零伤亡奇迹”战例解析,AI交互剧场让民谣与战术推演融合,口述史丛书《烽火荟萃山》进入编撰阶段。“用青春创意解构厚重历史,让红色基因成为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学院党委书记卢乙贵展望。


夕阳为纪念碑镀上金辉,新党员宣誓声震云霄。当科技学子与村干部的手在沙盘推演中紧握,军民同心的战魂密码,正化作新时代赶考路上的不竭动力。(卢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