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下乡”,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星空
7月12日,新密市平陌镇牛岭小学操场上热闹非凡。由郑州科技学院团委主办、机械工程学院“科技筑梦”实践团承办的“智汇校园传科技,童心筑梦谱华章”科技嘉年华火热开展,将高校实验室的先进科技成果首次系统性地带入乡村校园。上百位乡村小学生在一场“好玩、好看、好学”的科技盛宴中,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实验室“搬进”乡村小学,科技不再遥远
本次科技嘉年华将3D打印、编程机器人、体感机械手、智能驱鸟车、激光绘图仪等高校实验室核心项目进行下沉式展示,小朋友们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会跳舞的机器人”“能自动校准的3D打印机”以及通过动作检测实现复制穿戴者动作的机械手系统。

“原来机器人不是游戏里按按钮,通过编程来控制的!”三年级的梁同学盯着编程机器人爱不释手。科技筑梦实践团的志愿者一边演示原理,一边鼓励孩子们大胆提问并动手尝试,让枯燥的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可亲。

动手实验“唤醒”求知本能,点燃探索兴趣
本次活动设计了30余项趣味科技小实验和拼图小任务,孩子们在“血液循环模型”“磁悬浮列车”“太阳能风扇”“肾过滤实验”等项目中,边玩边学,沉浸式体验“科学是什么”“实验怎么做”“动手意味着什么”。一位三年级孩子激动地说:“今天我知道了升降机的原理,还用现场的模型自己完成了升降操作!”

拼装战舰、模拟导弹轨迹的科技立体拼图尤其受欢迎。“这比动画片还酷!”孩子们在拼图中第一次直观感知祖国国防科技的震撼。
非遗进校园,文化与创新并举
除了前沿科技,本次活动还巧妙融合非遗项目,包括京剧拨浪鼓彩绘、传统剪纸、树叶拓印等手工艺术,帮助孩子在创意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美感素养。

科技筑梦的背后,是“科技均衡”的教育初心
“让孩子们从小见到科技、用手碰到科技、敢于想象科技的可能,是我们把实验室设备带进乡村的初衷。”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刘鑫介绍,“只有把高校的科技资源转化为乡村教育现场的教学工具,才能真正打通城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当下,这场科技嘉年华不仅是一次科普尝试,更是一场教育公平的生动实践。在田野之间、校园之上,一群孩子的眼睛因为看见了“未来”而发亮。(卢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