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市共建大豆观摩培训 共促大豆稳产增产
时间:2025-07-25 15:28:3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王苗苗 朱笑笑
“眼前这1000亩大豆,种的是省农科院专家育成的郑1307、郑1825、郑1659这三个品种,管理上也得到老师们的全程技术指导……”7月23日,在永城市召开的院市共建大豆苗期现场观摩会暨大豆玉米技术培训会上,永城市苗桥镇花园村种植大户吕伟付高兴地向大家介绍。

吕伟付所说的专家,指的是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领衔的院市共建大豆专项团队。针对院市共建在苗桥镇花园村基地实施大豆高产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项目技术团队示范了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大豆症青防控、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绿色精准防控等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大豆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时期,苗期高温干旱给大豆生长带来了挑战,虫害问题也较为突出。永城市作为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级市,通过示范新品种和新技术,在挖掘黄淮地区大豆产量潜力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大豆苗期现场观摩会暨大豆玉米技术培训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

在当天的观摩会上,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科院、永城市、国家大豆产业体系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当地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合作社代表20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示范基地内,大豆苗长势喜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观摩会由院市共建项目牵头单位、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何宁主持。永城市副市长蒋靖山致欢迎辞。苗桥镇农办主任屈仕锐详细介绍了当地大豆种植情况,包括种植面积、品种选择、种植模式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成效等。河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副处长邵运辉对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今后的推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现场为大家讲解了高温干旱天气下大豆苗期的管理技术措施。高温易引发虫害问题,如食叶性害虫、刺吸式害虫等,使用无人机在夜间喷洒杀虫剂效果较好。同时,高温还会导致越冬虫卵增多,使得虫害基数增大。此外,灌溉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足量灌溉,避免开花期出现干旱。因此,应综合采取优化灌溉方式、加强虫害监测和及时防治等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大豆育种团队主任王金社介绍了河南省农科院育成的郑1307、郑1825、郑1659,郑1307具有高产、适机械化的优势特点,且创纪录亩产368公斤;郑1825具有耐密早熟优质的特点;郑1659具有抗倒伏、抗病、大粒特点。王金社表示,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大豆育种团队研发目标立足河南,针对高产、优质和机械化需求,解决单产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提高大豆经济效益。目前团队正致力于此,推动品种更新换代。

在室内技术培训会上,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副站长孙笑梅、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刘天学教授、商丘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农艺师赵志宏分别就大豆玉米种植技术、玉米丰产高效种植技术、大豆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培训内容丰富实用,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参会人员聚精会神地听讲,并积极与专家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鲁振,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商丘试验站站长孙化军,永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邸清,商丘、南阳、濮阳、漯河、周口等地市种业发展中心主任(种子管理站站长)等领导专家,来自江苏省大华种业、豫研种业、智美种业等企业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