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自然资源局成功举行 “1、3、5”最小应急单元实战演练
时间:2025-07-28 09:31:3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通讯员 闫娜 徐扩建
近日,一场以演促防、以练备战的“1、3、5”最小应急单元专项演练在鹿邑县自然资源局大楼内紧张而有序地展开。本次演练旨在检验和提升该局在突发事件下的快速响应、初期处置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控得住”,切实发挥最小应急单元作为应急体系“神经末梢”的关键作用。

实战淬炼,“最小单元”激活应急“第一响应力”。演练模拟了突发紧急事件场景。随着警报骤然响起,大楼内预设的指挥小组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依据“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黄金响应法则,指挥组长迅速下达指令,各应急单元成员闻令而动,按照既定预案火速奔赴岗位,应急指挥体系在第一时间高效运转。
五组联动,协作高效展现“硬核”应急能力。承担核心作战任务的五支双人应急小队在演练中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与默契配合:疏散引导组张金磊、汤亮手持指示牌,声音洪亮而镇定,指挥人员沿安全通道快速撤离;紧急医疗组谭春卿、谢新林携带担架和急救包,熟练地为模拟伤员包扎固定;险情处置组薛胜利、张亚超使用专业工具排除模拟险情……现场负责人徐扩建表示,此次演练让“最小单元”在实战中释放出“最大能量”。整个演练过程组织严密、流程清晰、行动迅速,各最小单元成员职责明确、操作熟练、配合紧密,充分展现了日常训练的扎实成果和“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筑牢防线,应急能力建设迈向“主动防御”。最小应急单元作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最前端力量,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灾害初期的控制效果。该局此次演练,不仅强化了指挥体系的反应速度与决策能力,更锤炼了基层员工的实战技能与协作精神。
应急能力不是抽象概念,它存在于大楼内每一个熟悉疏散路线的身影中,凝结在每一组能迅速止血包扎的娴熟动作里,更体现在每一秒争分夺秒的协同响应中。
此次“1、3、5”最小应急单元的成功演练,提高了鹿邑县自然资源局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守护全县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筑牢了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