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利用数据要素驱动政务服务改革迈向新台阶
时间:2025-07-28 10:31:2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晋元锋
济源示范区以政务数据共享为核心,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在政务服务改革中的深度应用,通过构建智慧城市数据中枢平台、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拓展数据应用场景等措施,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更推动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智慧城市数据中枢,打造政务服务新基石
济源示范区自2022年起,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为载体,采用“平台+应用”模式,成功建设了智慧城市数据中枢平台。这一平台的建设,为政务数据的归集、管理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24年,济源市智慧城市数据中枢平台已编制各类资源目录3735类,汇聚库表类数据8.48亿余条。这些数据的归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政务数据资源,更为后续的数据共享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数据归集的过程中,济源示范区注重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通过优化数据直达系统,完成了国、省、市数据直达基层建设对接,数据供给质量显著提高。各部门已通过数据中枢平台申请库表类资源197类,数据量约1.47亿余条,接口类资源67类,接口调用量约3200万余次。这些数据的高效归集和流转,为政务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政务服务协同高效
针对信息系统难以对接、数据资源共享不足的问题,制定印发《济源示范区政务数据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对行政区域内数据的采集、存储、共享、开放、安全、监管等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一办法的出台,为数据共享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对接集中攻坚行动,明确要求市级系统凡不能对接的,一律停止新建政务信息化项目。通过这一举措,市本级自主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已全部对接数据中枢平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跨部门协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得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在数据归集和共享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数据应用的新模式,以数据流牵引再造服务流,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一是探索推进政务服务“免申办”。依托济源政务服务网,搭建“亲清济源·政策直达平台”,收集企业数据和政策信息,形成企业画像,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精准推送”。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提高了政策的落实效率。
二是大力推行“免证可办”。依托智慧城市数据中枢平台,加快各部门系统对接联通,推动可用电子证照有效期内全量规范制发,占比达到100%。目前,济源示范区已经实现1732余项事项的“免证可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企业的办事流程。
三是创新开展“码上服务”。建成“码上服务”小程序,通过“两扫码、一登记”的模式,实现企业诉求“码上受理”、入企执法检查“扫码登记”“码上服务”的闭环管理。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
四是全面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集成事项、共享数据重塑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时限,打造了“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网通办、统一反馈”集成化服务。国家21项重点事项上线运行20项,推出济源特色“一件事一次办”集成主题182类。这些服务的推出,使得群众和企业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办理各类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