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金融 > 正文
农发行杞县支行政策性金融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时间:2025-09-10 10:07:5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张宏立

  从传统种植到现代集群,从零星散种到产业园区,一颗小花生的美丽蜕变,见证着农发行政策性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产业困局:小花生遭遇大难题

  豫东平原上的杞县阳堌镇,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花生田连绵6万亩。但长期以来,这里的产业形态始终以家庭作坊为主,呈现出“散、小、弱”的发展特点。

  “家家户户种花生,但都是各干各的,没有统一标准,价格也起起伏伏,始终成不了大规模。”当地种植户向记者道出了花生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生产分散、规模受限、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农民增收致富。

  转变传统生产模式,推动花生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构建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园区,成为破解阳堌镇乃至杞县乡村振兴难题的关键之举。而破题的核心,在于资金支持。

  金融赋能:三级行打出“组合拳”

  为助力阳堌镇花生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农发行杞县支行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发展大局,精准识别融资需求,第一时间深入调研,制定针对性金融服务方案。

  项目启动受到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开封市分行、杞县支行三级机构的高度重视。省、市分行前瞻指导、精准把脉,为项目提供政策与方向保障;杞县支行攻坚克难、冲锋在前,具体对接信贷资金落地。三级行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了高效顺畅的联动协作机制。

  在项目评估和审批过程中,农发行杞县支行在办贷人员紧缺的情况下,3天内完成项目初评和送审;省分行调评中心接到申请后连夜开展审核,次日一早即派员现场勘察;三级行团队坚持“日调度、周会商”,仅用时26天就完成了这笔2.42亿元贷款的全部审批流程,协同作战、通力合作,打出一套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组合拳”。

  园区崛起:产业链铺就共富路

  这笔2.42亿元涉农产业园区贷款的成功审批,是农发行总行新审查制度实施以来第一个“双审”项目,得到了总行的充分肯定。

  随着信贷资金到位,阳堌镇花生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按下了“快进键”。项目建成后,将集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研发、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提升花生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有了农发行这笔资金支持,我们将来不仅要卖原料,更要卖产品、卖品牌,真正把花生产业做大做强。”提及未来,该产业园区负责人信心满满。

  据介绍,阳堌镇花生产业园区还将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收购等服务,带动周边148余农户标准化生产。同时,项目建设预计可为当地创造7000多个工作岗位,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真正形成了“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阳堌花生产业园项目的快速推进,是农发行高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更彰显了金融血脉滋养地方特色产业茁壮成长的使命担当。目前,农发行杞县支行正在积极对接县域内其他农业特色产业项目,计划通过创新“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为杞县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支持。

  展望未来,该行将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在豫东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续写助力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美丽富饶、农民增收致富的崭新篇章。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