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杞县大同小学: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时间:2025-09-10 10:25:4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黄成 通讯员 刘莉

  当书本上的知识遇上泥土的芬芳,当课堂里的讲解化作亲手的耕耘,杞县大同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一片花生田成为孩子们最生动的“劳动课堂”。近日,该校以“收获花生”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温情启幕,让孩子们在汗水中体会耕耘的意义,在收获里感受成长的喜悦。

  活动伊始,赵中艳化身“田间导师”,在田埂边为孩子们细细讲解:从花生“地下结果”的生长奥秘,到锄头起落间的力度把控,再到劳作时的安全细节,每一句叮嘱都藏着对孩子们动手实践的期许。孩子们听得认真,眼神里满是对接下来劳作的期待。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劳动的“号角”正式吹响。同学们迅速分组,分工协作,有的握着小锄头小心翼翼地松动土壤,有的弯着腰仔细拔除花生周围的杂草,田间顿时热闹起来。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挡不住大家的热情,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专注与坚持,“热火朝天”四个字是此刻最生动的写照。

  耕耘过后,便是最令人期待的收获环节。师生围在一起,动手摘下颗粒饱满的花生果,指尖触碰间是丰收的触感。孩子们举着自己收获的成果,互相展示、分享,田间回荡着阵阵欢声笑语。看着渐渐堆起的花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劳动的意义更在于懂得“分享”与“创造”。活动最后,孩子们化身“小小售卖员”,亲手制作色彩鲜艳的售卖牌,在校门口支起了小摊位。“新鲜的花生,自己种的哦!”“香甜饱满,快来看看吧!”清脆的吆喝声吸引了路人的目光,大家纷纷驻足,为孩子们的勤劳与勇敢点赞。

  指尖拂过带着泥土气息的花生,孩子们挽起袖子,认真地将每一颗花生冲洗干净。当洁白的花生盛在盘中,孩子们聚在一起,轻轻剥开外壳,饱满的果仁散发着自然的香气。一口咬下,脆生生的口感里带着清甜,简单的美味在舌尖蔓延。

  一锹一铲的劳作,种下的是希望;一种一收的实践,培育的是栋梁。此次劳动实践活动,让大同小学的孩子们走出课堂,在泥土中感知自然,在劳作中学会担当,更在收获与分享中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这堂充满泥土气息的“成长课”,终将成为孩子们童年里最珍贵的记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用双手创造美好,用劳动书写精彩!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