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东区街道南河社区党支部: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谱新篇
时间:2025-09-12 11:42:1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侯林峰 通讯员 吴轲轲
今年以来,义马市东区街道党工委南河社区党支部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定盘星”,以深化治理效能、破解民生难题为目标,创新运用网格化治理与“4+1+N”议事模式,充分激活“甘棠议事”调解机制活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干部队伍建设、居民参与治理、集体经济壮大到服务民生“最后一米”,全方位推动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提升,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民生服务更有力度。
南河社区党支部深知,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是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为此,社区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抓手,将主题党日作为锤炼党员干部的重要平台,系统整合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党员积分管理等核心工作,实现组织生活与日常工作的深度融合,确保党内政治生活既严肃规范又务实高效。
截至目前,南河社区已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9次,参与党员达290余人次,有效强化了党员的身份意识与责任意识。针对外出务工党员与年老体弱党员参与组织生活不便的问题,社区创新推行“线上+线下”双轨送学模式,通过线上推送学习资料、线下上门送学等方式,累计为60余人次党员送去“精神食粮”,真正实现了党内教育“不漏一人、不留空白”,为基层治理筑牢了坚实的组织根基。
“社区事,居民议”,南河社区党支部坚持以网格化治理为切入点,让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社区结合辖区实际,将全域科学划分为4个网格,精心配备8名专职、兼职网格员,并创新性地将街道包村干部纳入网格员队伍,构建起“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的网格化服务体系,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一户居民、每一个角落,彻底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在此基础上,南河社区依托“甘棠议事”调解机制,深化“4+1+N”议事模式(“4即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1”即专业调解力量,“N”即根据议题邀请的相关部门人员或群众),聚焦群众反映的治理难点与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造“‘南’事好商量” 居民议事品牌。通过“议事会开到群众家门口”的方式,让居民从“旁观者” 变为“参与者”,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问题难题在一线解决。截至目前,“‘南’事好商量”议事品牌已成为社区化解邻里矛盾、回应民生诉求的重要平台,有效激发了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是实现“发展成果由居民共享”的重要途径。南河社区党支部积极响应“双领双增”工作要求,以规范“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为前提,大胆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新模式,通过“劳务合作+项目承接”的方式,为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南河社区先后主动承接山洪沟综合治理、道路提质改造等民生项目,围绕项目需求提供劳务输出、原材料采购等配套服务。据测算,待项目结算完成后,预计可为社区集体经济带来30万元收益。更值得关注的是,社区明确收益分配方向,将部分收益用于股东分红,同时专项用于慰问老弱病残群体,真正让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惠及每一位居民,实现了“集体增收、居民受益”的良性循环,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南河社区党支部始终将民生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落脚点,从阵地建设、志愿服务到主动走访,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温暖”。
在阵地建设上,南河社区添置棋牌桌椅、按摩椅等便民设施,及时更新农家书屋书籍,将社区服务中心打造成“群众愿意来、能久坐”的温馨港湾,让群众在这里既能休闲娱乐,又能反映心声、解决难题,真正实现“聚人气、聚活力、聚民心”。
在志愿服务优化上,南河社区创新推出“志愿服务+积分奖励”制度。将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与积分挂钩,定期开展积分兑换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愿参与、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
在回应群众关切上,南河社区常态化开展“敲门入户”走访行动,主动倾听群众诉求、解决实际困难。2025年以来,累计收集并解决群众各类诉求100余件,涵盖代买药品、代办证件、工农关系协调等多个领域,用“实打实”的服务,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义马市东区街道南河社区党支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锚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方向,在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上再下功夫,进一步健全治理体系、优化服务流程,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持续绘就“党建红、治理优、民生暖”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