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畔 “智”潮涌动 ——开封祥符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仪器仪表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9-15 09:40:1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左世周
黄河汤汤,自西而来,在豫东平原铺展千里沃野,也为祥符这片承载千年文明的土地,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发展脉动。当历史的尘埃渐次落定,新时代的祥符正以另一种姿态惊艳时光——在开封祥符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版图上,仪器仪表产业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星辰,以创新为翼,以匠心为魂,在黄河之畔勾勒出中原流量仪表产业高地的璀璨轮廓。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时光的厚重与时代的鲜活。祥符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这个2002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2005年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宛如镶嵌在豫东大地上的一颗明珠。西望郑州五十里,南邻新郑机场六十四里,郑徐高铁似银练穿境,陇海铁路如长龙卧波,3条国道、6条省道纵横交织,5条高速公路通达四方,交通的脉络在此汇聚,为产业的生长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养分。而仪器仪表产业,正是在这片沃土上,从萌芽到茁壮,成为开发区三大主导产业中最富活力的一抹亮色。

走进开发区,仿佛踏入一幅流动的产业画卷。青天伟业、精博、华邦、泛太、贝斯特……40余家仪器仪表企业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产业链的丝线串联成耀眼的项链。10余家具备自主生产能力的企业里,3家年产流量计超万台,其余企业亦各有千秋,年总产量逾10万台,年产值近5亿元。数字是沉默的,却藏着产业蓬勃生长的韵律——每一台仪表的精密运转,都是祥符制造向世界发出的声音;每一次订单的成交,都是产业实力与市场认可的深情共鸣。
在这幅画卷中,青天伟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家2005年诞生的本土企业,深耕流量、物位(料位)检测产品及油罐装置设备领域二十载,从初创企业成长为祥符仪器仪表产业的“领头雁”。
“我们企业设立了30余人的研发团队,通过大数据模型勾勒客户画像,AI算法挖掘潜在需求,并与郑州大学、开封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根据不同地区标准量身定制产品,推动生产向集约化、智慧化转型。”青天伟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洋介绍道,目前,企业拥有150多种知识产权和专利,利用技术创新打破地域界限,75%以上的产品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非洲的油田、欧洲的工厂、美洲的电站,青天伟业的仪表静静运转,将祥符制造的精度与温度,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带领下,祥符区仪器仪表产业正从“单点闪耀”走向“集群璀璨”。高端仪器仪表产业园与青天伟业仪表产业园建设正酣,260亩的土地上,12亿元的投资化作8.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21栋单体建筑中,11栋已完成主体结构,4栋迈入水电施工阶段,年底前全部完工的目标,让产业集群的蓝图愈发清晰。区管委会出台各项惠企政策,统一规划的配套设施,吸引着更多企业在此扎根。精博仪表二期、青天伟业仪表三期有序建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共生,一个以工业自动化仪表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正在悄然成型。

产业的成长,离不开政策的护航与服务的滋养。祥符区开发区创新推出“四个一”招引运营新机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以省级研发中心为引擎,以个性化政策为保障,让招商模式从“土地招引”向“载体招引”蝶变。开封市流量仪表行业协会推动标准制定、促进企业协作;河南省水流量智能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耕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筹建中的河南省流量仪表产业计量中心,未来将为行业提供专业服务……政企协同、产学研联动,为仪器仪表产业搭建起成长的阶梯。
“为了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我们积极与河南工业大学、开封市科学院对接,在祥符区成立了河南工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基地,逐步将祥符区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成具有全国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基地。”开封祥符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薛宝刚说。
黄河依旧东流水,祥符已换新容颜。如今的祥符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仪器仪表产业正以昂扬之姿,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未来3-5年,随着仪器仪表行业项目全部投产,这里将诞生更多就业岗位,完善产业链条,一颗“智”造新星正在黄河之畔冉冉升起,为开封“制造立市”战略注入强劲动力,为中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