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血透路上不孤单 做患者“最靠谱的那根拐杖”
时间:2025-09-16 14:56:4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荆明 刘晓静
Z阿姨没家人陪,每次做血透,就骑辆旧电动车来——车上挂着个装吃的布袋,再带个助行器,这就是她出门的全部东西。她走得慢,但每一步都很稳,因为血透是她保命的治疗。而在漯河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的血透室,护士们没说啥漂亮话,就靠实打实的动作,让她觉得心里暖和。
只要Z阿姨的电动车停在门口,护士们就主动迎上去。一边搀着她胳膊,一边顺手把布袋、助行器接过来,送她到床位上,再把助行器放好,省得她等下找。
知道Z阿姨情况特殊,科室特意把她的床位安排在离护士站最近的地方。这样护士路过就能多瞅两眼,她有事儿喊一声也近。床头提前放好水杯、纸巾,不用她费劲够;有时候她身子麻,想挪挪姿势,护士看见就赶紧拿软枕给她垫上,能让她少难受点。
护士们都清楚,光把治疗做好还不够,得跟患者聊得来。血透时间长,人躺着容易闷,情绪也差。所以再忙,护士也会在Z阿姨床边多站两分钟,跟她唠唠家常:“今天有没有啥高兴事儿?”“天好的话,能出去慢慢走两步。” 这些话比啥都管用,Z阿姨听了心情就亮堂些。她要是说点烦心事,护士就认真听,还夸她这么多年坚持治疗真厉害,帮她鼓鼓劲,让她有底气接着跟病熬。
等血透结束,护士先给Z阿姨量血压,问她晕不晕、有没有劲,确定没事了,才扶她慢慢起来,帮她把外套穿好,把布袋收拾好递过去,再把助行器拿给她。接着搀着她走到电动车旁,帮她转个身,扶着她把不方便的那只脚抬上车,等她坐稳了,把布袋放进车篮,最后还得叮嘱两句:“阿姨,路上一定慢点开,注意安全!”
血透这事儿,就像一场长马拉松,患者不光要靠谱的治疗,更需要个让人安心的地方。在这个血透室,护士们就是陪着患者走的人 —— 弯腰扶的不只是Z阿姨,更是她想好好过日子的劲儿;认真听的不只是她的叹气,更是她盼着有人关心的心思。护士们守着的,不只是她身体不出事儿,更是让她心里不孤单。
护士们说,她们想做患者血透路上的 “另一根拐杖”,帮着大家走得稳点、远点,心里能有点盼头。这条路她们会一直这么实实在在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