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给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间:2025-09-17 09:25:3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临颍县台陈镇豆制品加工基地、红薯育苗及加工基地和大蒜仓储物流基地等建设项目落地,都急需解决用地问题。近期,我们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正在等待审批,农发行贷款资金也会在项目审批之后拨付下来。通过这次推荐会,中建七局、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和河南豆制品协会等单位也陆续会和我们对接。土地、资金和投资商都具备了,项目落地就会很顺利了!”前来参会的临颍县台陈镇政府工作人员王松峰激动地对记者说。

9月16日,2025年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签约暨资源推介会在郑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让“有空间”的乡村找到了“有需求”的企业,让“有政策”的项目对接了“有资本”的平台,实现双向奔赴、多方共赢,共同推动了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好的项目早日落地、早见成效。
本次会议由省自然资源厅主办,省农业农村厅协办,农发行河南省分行承办,以“实施全域整治,链接优势资源,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强化优势资源与农业产业项目、金融支持的精准对接,以整治出资源、以资源促发展、以发展赋动能,搭起凝聚共识、链接资源、共促合作的桥梁。

会上,省自然资源厅梳理了一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的土地资源、拟招引的农业产业项目、产业落地优惠政策等,为企业提供了可落地的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和厂房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省农业农村厅邀请了双汇集团、思念食品、蜜雪冰城等8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会,带来了明确的用地和产业发展需求,为资源对接提供“市场导向”;农发行河南省分行与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全域整治提供长周期、低利率的信贷支持,为项目落地提供“资金活水”。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肩负着特殊使命、拥有独特优势。我省全域整治以“优布局、保耕地、提生态、美乡村、兴产业”为目标,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性金融支持、市场化运作、投融建运管一体推进”的工作模式,积极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历史文化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多部门政策叠加的优势,自去年开展试点以来,全省共批准了17个项目,涉及21个乡镇,计划总投资86.31亿元,其中16个需贷款的项目中,已有13个通过省农发行审批。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孙庙乡、龙湖街道、谯楼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全省首批获批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之一。项目区位于淮河北岸,紧邻息县城区,覆盖面积约171平方公里,涉及22个行政村,惠及15.31万人口。项目以“政府+部门+公众”联动机制和“政府授权+投资人+EPC”模式为核心,吸引社会投资4.39亿元,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过优化用地布局,整合零散耕地,新增耕地3301亩,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淮河沿岸生态退化区域8.69公顷,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整修道路600余米,更换污水管网2700米,提升了乡村宜居水平;导入乡村产业,引入现代农业项目4个,打造了1个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200余人就业增收。项目实施后,将成功打造了“美好息县·淮上明珠”品牌,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经验。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我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快农业强省建设的有效举措,是破解乡村地区空间布局不“优”、存量挖潜不“足”、供需匹配不“高”的重要路径,更是打通城乡资源资产资本转换渠道,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的现实需要,也是破解乡村建设资金瓶颈的重要举措。”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陈治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