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郏县:老年人的幸福好“食”光
时间:2025-09-22 10:39:5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鸿雨

  “开饭啦!”9月21日上午11点30分,在郏县王集乡侯店村幸福院,随着厨师韩香枝的一声召唤,在院外古槐下等候的杨三、魏秀卿、韩香等老人,纷纷走向餐厅。

  老人坐稳后,韩香枝把饭碗一一端到他们跟前。

  吃着饭,杨三打开了话匣子:“香枝手艺好,烙馍、包子、饺子、油条、菜盒子、胡辣汤、鸡蛋面、卤面、炒菜,啥都会,一天三顿饭换着花样做,我们在这就是享清福。”

  杨三今年76岁,是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不怎么会做饭,之前一天三顿多是馒头就开水。村里有了幸福院后,他第一个报名参加。

  侯店村原是市级贫困村,全村近2650口人,60岁以上的有648人。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很多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

  2018年秋季,作为县人大代表的村党支部书记张会强,带领村“两委”成员先到周边乡镇考察,然后征求村民意见,多次召开村委会会议、村党支部会议,最终决定盘活闲置的老村室,简单整修15间瓦房后,分别设置厨房、娱乐室、储藏室、休息室等。当年重阳节,王集乡第一座幸福院在此启用。村医张金田把诊室也搬来了。“老年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便于治疗,村民量个血压、测个血糖也都方便,把村医请来服务大家,让年轻人少一些后顾之忧。”张会强说。

  幸福院的设立,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认可。2019年重阳节,在深圳开公司的村民陈自豪主动捐赠100桶食用油、红旗超市老板姚利霞捐助1500公斤面粉,村民张会西、杜战旗、刘会权、杜卫星、张梦竹等不断送来物资、现金……“村民非常给力,我们坚持定时公开账本。这么多年来,每年重阳节村民都会自发捐助。就餐的村民,我们只收取成本价,每人每月180元,厨师是公益岗位,工资由政府承担,村里负担很小。”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会说。

  “我在这里都胖了,你看我这个镯子,刚来时能推到胳膊肘,现在只能在手腕这里,动不了。孩子们每个月抢着交费。"82岁的魏秀卿说,她的两个儿子都在南方打工,如今村里有了幸福院,孩子们都很放心。

  “我们将做强村集体经济,努力为幸福院带来更多资金支持,不断丰富菜品,逐步提高供餐质量,让老年人乐享幸福好‘食’光。”谈及未来,张会强说。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