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院县共建从送良种到传良法 实验室里“科技果”变成田间地头“增收果”
时间:2025-09-29 15:32:1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冯瑞苹 郭俊娟

  九月末的杞县,秋意渐浓,却挡不住丰收的热烈。

  9月28日,优质花生新品种及配套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展示现场观摩及培训会在此举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杞县人民政府以院县共建为纽带,将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田间地头的丰收实效,为当地花生产业注入新活力。

  抗逆品种显实力

  杞县阳堌镇前铁岗村的花生示范田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振宇手持刚拔出的花生植株,向围观的种植户、企业代表讲解:“今年杞县遭遇前旱后涝的天气,但通过平衡施肥、全生育期精准调控、‘1122’病虫害防控等配套技术,豫花93号和豫花9326两个品种依然长势稳健。”

  “一开始我还担心种下施肥技术会烧苗,没想到花生苗齐苗壮,后期结的果又多又匀。”杞县新思农业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张猛蹲在田边,捧着饱满的花生荚果笑着说,“今年用了豫花93号,一亩地能多收100多斤,收购商早就来打听价格了。”

  随后,河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张国彦现场宣布测产结果:“豫花93号平均亩产干果378.6公斤,较常规种植田增产24.95%;豫花9326平均亩产干果383.1公斤,比常规种植田增产20.02%,按市场价算,亩均增收319到423元。”

  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孙勇表示:“这些示范田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缩影。感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把好品种、新技术送到农民身边,让杞县花生从‘看天吃饭’变成‘科技护航’,为乡村振兴添了劲儿。”

  全程服务解难题

  河南省作为我国花生种植第一大省,花生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具有深远影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封洪强直言:“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解决‘去哪买种子、咋种好、卖给谁’这三个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据河南万粮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存旺介绍,豫花93号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达到79.2%-82%,和橄榄油差不多,耐储存、货架期长。该公司已拿下豫花93号全国经销权,并采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形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订单农业等方式进行良种繁育和推广。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帮扶不止于“送良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花生研究所、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等三个研究所的专家围绕病虫害绿色防治、科学水肥管理等开展全程技术指导,还针对当地地块特点,探索耕作机械的田间应用,既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节约种植成本,又减轻农户劳动负担,让“良法”护航“良种”。

  产业链延伸成为亮点。杞县佰全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开封市汴地香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当地花生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优先收购院县共建高油酸花生,确保农户种得好、卖得出。“院县共建帮我们完成‘品种—技术—收购’的闭环,这才是真正的科技赋能。”杞县王珂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军营说。

  绘就产业发展图

  “科技示范不能停留在田间,更要转化为富民产业。”孙勇表示,作为院县共建示范县,近年来,杞县通过政府搭台、专家唱戏、企业参与,推动花生产业转型升级。

  院县共建不是简单的技术下乡,而是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针对杞县花生产业的发展,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副处长邵运辉提出五点建议:一是优选适宜品种,推动规模化种植,建议杞县整合43万亩花生田资源,重点推广豫花93号等优质品种;二是推进技术标准化、精准化,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流程、降低成本;三是聚焦农户增收与企业增效,通过订单农业、产销对接,让好品种、好技术真正转化为收益;四是强化新农人培育,鼓励像张猛这样敢于尝试新技术的种植户发挥带头作用,形成技术推广的“传帮带”效应;五是深化院县协同,依托政府支持与科研力量,推动花生产业从种植向加工、品牌化延伸。

  “当科研成果真正扎根泥土、惠及百姓,乡村振兴就有了坚实支撑。”封洪强表示,目前,杞县已建立了以阳堌镇为核心包括泥沟乡、柿园乡和西寨乡共4个乡镇的“开封市花生产业园区”。在院县共建的持续推动下,从优质品种推广到配套技术落地,再到产业链延伸,科技正成为杞县花生从“增产”到“提质”、从“卖原料”到“创品牌”的关键力量。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