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退休职工“晶体脱位+黄斑裂孔”视力仅剩0.06!专家:要警惕高度近视并发症!
“我还以为只是老了眼睛花,从没想过会是这么严重的问题。”姜阿姨是一名退休职工,右眼高度近视伴随了她大半生。
像许多单眼视力尚可的老人一样,她并未对另一只眼的异常给予足够重视。直到医生告知其右眼视力仅剩0.06,才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72岁的姜阿姨自小右眼就有高度近视,半个多月前,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圆形的黑影,像是有人在她右眼前挡上了一枚硬币。
通过检查,姜阿姨右眼后极部葡萄肿,不仅晶体完全脱位,而且已经呈现黑色落入内眼,阻挡视线,更严重的是黄斑区出现了板层裂孔,视力已降至0.06。

▶ 姜阿姨B超检查显示
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眼部问题,姜阿姨多方咨询找到了郑州爱尔眼科医院的李玉军教授,寻求治疗。
高度近视的隐性威胁:一眼正常不代表万事大吉
“很多患者存在误区,认为一只眼睛视力正常,另一只眼睛有点问题不影响生活就不需要管他了。”
“实际上,高度近视引发的并发症往往是不可逆的,等到症状非常明显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眼底病专家、爱尔眼科鄂豫区副总院长李玉军教授解释道。
由于姜阿姨高度近视问题,随着眼轴不断拉长,眼球结构发生了改变,视网膜、黄斑区等关键组织被过度拉伸,变得脆弱,极易产生裂孔、脱离等病变。

▶ 姜阿姨OCT检查黄斑部情况
微创玻切:精密手术一次解决两个问题
面对姜阿姨复杂的眼部情况,李玉军教授表示,手术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晶体脱位和板层裂孔。
患者的眼睛就像一件精密的瓷器出现了多处裂痕,手术的作用就是在不扩大损伤的前提下,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裂痕修复。
手术过程中,眼底病专家团队顺利将脱入玻璃体腔的棕黑色晶体完整取出,并采用微创玻璃体切除技术切除浑浊玻璃体。

▶ 术中取出的脱位老化晶状体
而封闭黄斑裂孔是决定手术的关键,也是重中之重,这里如同在悬崖边上行走,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视力再次损伤。
好在有惊无险,在紧张的手术完成之后,姜阿姨的右眼的危机终于解除。术后复查显示,黄斑裂孔已闭合,视网膜复位良好,视力也有了进一步提升。
高度近视并发症:沉默的“视力小偷”
高度近视并发症就像沉默的'视力小偷',在患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慢慢侵蚀视力。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专家建议:
对于高度近视人群,李玉军教授强调:
首先,定期进行全面眼底检查至关重要。高度近视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以及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等早期变化。
其次,警惕突发症状。如果出现眼前黑影增多、闪光感、视物变形或视力突然下降等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再次,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撞击。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较为脆弱,过山车、蹦极、拳击等剧烈运动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最后,科学用眼,控制近视发展。即使是成年人,高度近视也可能继续进展,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预防远胜于治疗。”警惕的同时,高度近视患者也不要过分焦虑,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现代医学有了更多治疗手段,但早发现、早干预仍然是保护视力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