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凤翔学校:以“温度沟通”凝聚家校合力 让教育更有力量
时间:2025-10-09 15:47:1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罗合力 通讯员 吴飞卢 褚妮
教育的温度,藏在学校与家庭的每一次真诚对话里。为进一步打通家校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提升教师家校沟通专业能力,10月8日下午,睢县凤翔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沟通有温度 教育有力度”为主题,成功举办家校沟通艺术提升交流会,为构建高质量家校共育体系注入新动能。

交流会以精神引领开篇,全体参会人员共同观看《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专题影像。支月英扎根山区数十载、用爱与坚守书写教育传奇的事迹,不仅让在场教师深受触动,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唤醒,而家校沟通正是唤醒心灵、凝聚合力的关键纽带。
在经验分享环节,一线教师与校领导结合实践案例,分享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沟通“良方”。张静雨老师以班主任视角,提炼出“真诚+专业+因材施教+新媒体赋能”的沟通心法,她提出“家校不是‘甲方乙方’,而是‘教育共同体’”的观点,引发全场共鸣;副校长李冬丽则从情绪管理切入,主张以“稳住心神”为前提,通过精准把握家长需求、建立联动机制,将教育中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契机”;刘艳艳老师以学生情绪疏导的真实案例,诠释了“从心沟通”的价值——用真诚倾听走进家长内心,用换位思考化解育儿焦虑,用持续关爱搭建信任桥梁,最终助力学生重拾学习信心;吴艳老师聚焦“个性化沟通”,提出要把家长当作教育“同盟军”,针对不同家庭情况调整沟通策略,多倾听、少说教,让每一次沟通都精准高效;安道辉老师则从细节入手,分享了通过统计学生生日、重点关爱留守儿童等方式,以小切口撬动家校大协同,用温暖陪伴守护学生心灵成长的实践经验。
“家校沟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会议尾声,副校长仵凯从宏观层面展开交流,围绕“为何沟通”“何为痛点”“如何改进”三个核心问题,为家校协同育人指明方向。他提出,要树立“常态化沟通”意识,打破“问题出现才沟通”的被动局面;要聚焦“全维度沟通”内容,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品德、心理、习惯等成长细节;要创新“个性化沟通”方式,善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让沟通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此次交流会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平台,更让“以温度沟通凝聚教育合力”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睢县凤翔九年一贯制学校将继续以家校沟通为抓手,不断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让有温度的沟通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的纽带,让有力度的教育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推动新时代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