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遇中原 记取华章”活动温情启幕——河南首家可“吃”宴席博物馆同步开业
时间:2025-11-10 09:29:5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沈丹
11月8日,在第26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一场兼具文化底蕴与节日关怀的“宴遇中原 记取华章”主题活动在郑州宴席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由宴席博物馆联合顶端新闻共同主办,不仅为奔波在新闻一线的记者们送上了节日祝福,更同步迎来了河南首家以“宴席文化”为主题、可沉浸式体验“吃”的宴席博物馆开业,为中原文化传承书写了全新篇章。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文化作为其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地域特色与人文情怀。宴席博物馆的诞生,正是为了挖掘、传承中原宴席文化的深厚内涵,让大众在感受美食魅力的同时,读懂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礼仪文化。而11月8日记者节,是属于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日子。记者们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文化的传播者,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此次活动将两者有机结合,既为宴席博物馆开业造势,提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也为记者群体搭建了交流互动、感受中原文化的平台,更吸引社会公众聚焦中原文化与这座特色博物馆。


活动当天,时间安排紧凑且充实,从上午10:30到下午2:00,三大核心环节依次展开,让参与者全方位沉浸于中原文化之中。
首先,交流分享环节,成为媒体同仁思想碰撞的舞台。来自《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顶端新闻、大象新闻、《河南经济报》、中原融媒等河南主流媒体的记者们,围绕中原文化传承、新闻报道创新等话题畅所欲言,现场氛围热烈。
文化参观环节与宴席博物馆开业仪式同步启动。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参与者走进博物馆,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资料、多媒体互动等形式,深入了解中原宴席文化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宴席特色及礼仪规范。馆内独特的空间设计令人眼前一亮——房间以河南各地市命名,郑州厅、开封厅、驻马店厅等各具特色,房间内的字画多为对应地域名人所作。其中,被称为“中原第一桌”的河之南厅,面积超过600平方米、挑高9.9米,可容纳50人同时就餐;小红书“网红厅”中原厅因订婚宴预订火爆备受关注;长寿厅内王云庄大师的百寿图、千寿图更添文化韵味。

活动现场,多位嘉宾的致辞为活动增添了深厚内涵。仲记集团监察总监朱萌萌介绍,仲记集团始于1999年,如今已发展为涵盖餐饮文旅、生态农业等领域的综合性集团。旗下拥有五大餐饮品牌,18家门店。此次开业的宴席博物馆是集团第六大品牌,也是河南首家可“吃”的博物馆,馆内不仅展示人生36宴相关物品,还提供礼宴定制服务,力求让每场宴席都成为文化之旅。“上个月10月26日,豫满楼9家店就接待了99桌订婚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宴席领域,让宴请更具文化意义。”朱萌萌说。

顶端新闻副总编辑杨韬代表主办方向媒体同仁致以节日问候。他提出,媒体人应做好传统文化的“解码者”,挖掘宴席文化深层含义;担当文化“摆渡人”,用专业能力将文化转化为好故事;勇做内容创新“先行者”,以融媒体思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记者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文明传承者、文化创新者,期待大家用笔、镜头和话筒,共同书写中原文化新篇章。”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史自强对宴席博物馆开业表示祝贺。他指出河南现有395家博物馆,宴席博物馆首创“沉浸式体验、可品尝回味”模式,打破了博物馆的“围墙”,让历史文化真正贴近生活。“从商周‘钟鸣鼎食’到如今的特色宴席,饮食是文化的载体,这家博物馆的诞生,是对‘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响应,也为郑州人民送上了一份珍贵的文化厚礼。”

随后的美食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所有参与者免费品尝了精心筹备的中原特色宴席,红烧黄河大鲤鱼、蔡记松针蒸饺、炸八块等经典菜品一一上桌,搭配地方特色饮品,让大家大饱口福。席间,专业美食文化讲解员同步介绍每道菜品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与文化寓意,让“吃”不再只是味蕾的享受,更成为一场深入了解中原美食文化的研学之旅。
此次“宴遇中原 记取华章”记者节活动,不仅是一场节日庆典,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媒体使命的深度融合。随着宴席博物馆的开业与线上作品征集活动的推进,中原文化将以更鲜活、更创新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持续绽放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