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眼压高≠青光眼?高眼压症别轻忽了
时间:2025-07-17 15:11:52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当体检报告中出现“眼压偏高”字样时,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青光眼,甚至心头一紧:“是不是快要失明了?”也有人觉得,“眼睛也没不舒服,就一个指标高了点,应该没事。”实际上,这两种态度都存在误区。眼压高确实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并不等于已经患病。然而,如果对高眼压掉以轻心,也可能悄悄走上视力不可逆损伤的道路。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高眼压症”的真相:它是什么?和青光眼有何关系?又该如何早发现、早管理,避免一步步发展成不可逆的视力问题。

  一、眼压是什么?为什么会“高”?

  眼压(眼内压),是指眼球内容物(主要是房水)对眼球壁产生的压力,正常眼压维持在10~21mmHg之间。眼压就像眼球的“气压”,它维持着眼球的形状、帮助营养运输,也保护视网膜、视神经等精密结构。

  当眼压超过正常范围,却没有青光眼的典型视神经损伤或视野缺损,就被称为高眼压症(Ocular Hypertension)。

  常见的高眼压原因包括:

  房水生成过多: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如果分泌过多就会堆积,导致压力升高;

  排出受阻:房水排出通道(小梁网、Schlemm管)出现阻滞,如年龄相关性退化;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尤其是激素滴眼液、皮肤激素类药膏;

  外伤、手术后遗症:例如白内障术后房角结构改变;

  先天性结构异常:如房角发育不全、遗传性因素。

  并非所有眼压升高都会造成青光眼,但眼压持续偏高,就可能引起视神经慢性受损,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

  二、眼压高≠青光眼,但风险绝不能忽视

  那么,高眼压症和青光眼到底什么关系?

  高眼压症:眼压升高,但视神经没有受损、视野检查正常;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进行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慢性眼病,眼压可能正常或升高;

  高眼压是青光眼的“前兆”:有研究表明,约10%~15%的高眼压患者在5~10年内可能发展为青光眼,特别是眼压升高越久、数值越高、眼部结构越脆弱的人群。

  因此,虽然高眼压不等于患病,但它是青光眼的“高危预警信号”,需要长期随访、干预和防控。

  三、哪些人容易出现高眼压?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注意到眼压问题,因为高眼压大多无症状。但下面这些人群,是出现高眼压甚至发展成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应特别关注:

  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伴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一级亲属患病者患病风险升高4~10倍;

  高度近视或远视者:眼球结构变化易影响房水循环;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含激素滴眼液、鼻喷剂、皮肤用药等;

  有眼部外伤史者:如球类击伤、车祸等;

  角膜较薄者:角膜中央厚度低于520μm的人群,眼压虽不高但视神经更容易受损。

  四、高眼压症有哪些表现?可以自我感知吗?

  高眼压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这也是它容易被忽略的原因。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表现,例如:

  眼胀、眼部轻微酸胀或疲劳感;

  看灯光时有彩虹样光圈;

  视物模糊、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

  偶尔的头痛、眼周不适。

  然而,这些表现在很多眼病中都可能出现,不能作为判断眼压高低的依据。因此,通过专业眼科检查(如非接触眼压计或Goldmann眼压计测量)是发现高眼压的唯一途径。

  五、高眼压症如何治疗与干预?

  对于高眼压症,常见的管理策略包括:

  1. 定期监测

  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眼压;

  配合进行视神经检查、OCT检查、视野检测;

  建立完整的眼健康档案。

  2. 药物干预

  多数高眼压症患者在出现持续升高或伴有危险因素时,医生会建议使用降眼压滴眼液;

  常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滴药需遵医嘱,长期使用要注意副作用监测。

  3.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过度用眼,看手机、电脑每40分钟要休息5~10分钟;

  控制情绪和压力,焦虑、失眠会影响眼压波动;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避免长时间低头、屏气动作(如举重、俯卧撑、便秘用力);

  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盐高脂饮食,适当补充叶黄素、花青素。

  4. 手术干预(极少数)

  极个别患者眼压持续控制不佳,可能会建议进行激光小梁成形术等微创治疗方式,属于个别情况。

  六、别把检查“拖着”,防控青光眼从现在开始

  很多人认为“眼睛没毛病,干嘛做检查?”然而,青光眼的视野损伤是不可逆的,一旦发展晚期,就算眼压降下来也难以挽回视力。因此,早期发现高眼压,监测并干预,才是守护视力的最佳方式。

  你是否该测一下眼压?

  年龄已过40岁;

  经常出现眼胀、模糊、看灯有光圈;

  家中有人患青光眼;

  患有高度近视或远视;

  使用激素类药物时间较长。

  如果你符合以上任何一条,就应该尽早进行全面眼科检查,包括眼压、视神经、视野、角膜厚度等。

  结语

  高眼压症就像一枚“潜伏的地雷”,虽然一时没爆炸,但一旦拖延过久、监控不到位,就可能演变成青光眼,带来无法挽回的视力损伤。幸运的是,它是可控的——只要及时发现、规律管理、坚持随访,绝大多数人都能避免青光眼的发生。别等视野缩小了、视力下降了,才追悔莫及。守护你的眼睛,从关注“眼压”这一指标开始。

  ( 姓名:罗顺利;医院:周口市眼科医院(周口市第七人民医院);科室:青光眼科;职称:副主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