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当体检报告中出现“眼压偏高”字样时,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青光眼,甚至心头一紧:“是不是快要失明了?”也有人觉得,“眼睛也没不舒服,就一个指标高了点,应该没事。”实际上,这两种态度都存在误区。眼压高确实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并不等于已经患病。然而,如果对高眼压掉以轻心,也可能悄悄走上视力不可逆损伤的道路。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高眼压症”的真相:它是什么?和青光眼有何关系?又该如何早发现、早管理,避免一步步发展成不可逆的视力问题。
一、眼压是什么?为什么会“高”?
眼压(眼内压),是指眼球内容物(主要是房水)对眼球壁产生的压力,正常眼压维持在10~21mmHg之间。眼压就像眼球的“气压”,它维持着眼球的形状、帮助营养运输,也保护视网膜、视神经等精密结构。
当眼压超过正常范围,却没有青光眼的典型视神经损伤或视野缺损,就被称为高眼压症(Ocular Hypertension)。
常见的高眼压原因包括:
房水生成过多: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如果分泌过多就会堆积,导致压力升高;
排出受阻:房水排出通道(小梁网、Schlemm管)出现阻滞,如年龄相关性退化;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尤其是激素滴眼液、皮肤激素类药膏;
外伤、手术后遗症:例如白内障术后房角结构改变;
先天性结构异常:如房角发育不全、遗传性因素。
并非所有眼压升高都会造成青光眼,但眼压持续偏高,就可能引起视神经慢性受损,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
二、眼压高≠青光眼,但风险绝不能忽视
那么,高眼压症和青光眼到底什么关系?
高眼压症:眼压升高,但视神经没有受损、视野检查正常;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进行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慢性眼病,眼压可能正常或升高;
高眼压是青光眼的“前兆”:有研究表明,约10%~15%的高眼压患者在5~10年内可能发展为青光眼,特别是眼压升高越久、数值越高、眼部结构越脆弱的人群。
因此,虽然高眼压不等于患病,但它是青光眼的“高危预警信号”,需要长期随访、干预和防控。
三、哪些人容易出现高眼压?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注意到眼压问题,因为高眼压大多无症状。但下面这些人群,是出现高眼压甚至发展成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应特别关注:
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伴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一级亲属患病者患病风险升高4~10倍;
高度近视或远视者:眼球结构变化易影响房水循环;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含激素滴眼液、鼻喷剂、皮肤用药等;
有眼部外伤史者:如球类击伤、车祸等;
角膜较薄者:角膜中央厚度低于520μm的人群,眼压虽不高但视神经更容易受损。
四、高眼压症有哪些表现?可以自我感知吗?
高眼压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这也是它容易被忽略的原因。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表现,例如:
眼胀、眼部轻微酸胀或疲劳感;
看灯光时有彩虹样光圈;
视物模糊、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
偶尔的头痛、眼周不适。
然而,这些表现在很多眼病中都可能出现,不能作为判断眼压高低的依据。因此,通过专业眼科检查(如非接触眼压计或Goldmann眼压计测量)是发现高眼压的唯一途径。
五、高眼压症如何治疗与干预?
对于高眼压症,常见的管理策略包括:
1. 定期监测
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眼压;
配合进行视神经检查、OCT检查、视野检测;
建立完整的眼健康档案。
2. 药物干预
多数高眼压症患者在出现持续升高或伴有危险因素时,医生会建议使用降眼压滴眼液;
常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滴药需遵医嘱,长期使用要注意副作用监测。
3.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过度用眼,看手机、电脑每40分钟要休息5~10分钟;
控制情绪和压力,焦虑、失眠会影响眼压波动;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避免长时间低头、屏气动作(如举重、俯卧撑、便秘用力);
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盐高脂饮食,适当补充叶黄素、花青素。
4. 手术干预(极少数)
极个别患者眼压持续控制不佳,可能会建议进行激光小梁成形术等微创治疗方式,属于个别情况。
六、别把检查“拖着”,防控青光眼从现在开始
很多人认为“眼睛没毛病,干嘛做检查?”然而,青光眼的视野损伤是不可逆的,一旦发展晚期,就算眼压降下来也难以挽回视力。因此,早期发现高眼压,监测并干预,才是守护视力的最佳方式。
你是否该测一下眼压?
年龄已过40岁;
经常出现眼胀、模糊、看灯有光圈;
家中有人患青光眼;
患有高度近视或远视;
使用激素类药物时间较长。
如果你符合以上任何一条,就应该尽早进行全面眼科检查,包括眼压、视神经、视野、角膜厚度等。
结语
高眼压症就像一枚“潜伏的地雷”,虽然一时没爆炸,但一旦拖延过久、监控不到位,就可能演变成青光眼,带来无法挽回的视力损伤。幸运的是,它是可控的——只要及时发现、规律管理、坚持随访,绝大多数人都能避免青光眼的发生。别等视野缩小了、视力下降了,才追悔莫及。守护你的眼睛,从关注“眼压”这一指标开始。
( 姓名:罗顺利;医院:周口市眼科医院(周口市第七人民医院);科室:青光眼科;职称: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