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平顶山新华区:家庭医生步履不停 签约服务叩响民心
时间:2025-10-22 16:10:0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孟召 马鹏宇

  “大爷,今天您的血压值很正常,血糖指数控制得也很好,要继续保持呀!”近日,在平顶山市新华区联盟鑫城小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像往常一样入户进行随访,仔细地为付大爷检查身体。

22421760578944_.pic_hd.jpg

  “没想到你们今天又来到家里给我们老两口做健康检查。”付大爷感动地说,“10多年前我就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如今能把身体保养得这么好,多亏了你们像家人一样贴心细致的照顾!”

  在平顶山市新华区,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联盟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着辖区9500位居民,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结核病、精神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约3000人,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特殊人群16人。面对繁重的基层医疗任务,该中心的6名工作人员组成了2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利用工作之余,通过入户随访、电话随访、健康活动等多种形式,将签约服务落到实处。

  “基层的工作不好开展啊,尤其是特殊人群,我们既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又要关心他们的情绪状态。”该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陈鑫告诉记者,“我们服务的11个小区中,有7个是老旧小区,团队成员经常需要背着检查设备和慰问品爬楼梯入户随访。”

22431760578947_.pic_hd.jpg

  陈鑫说,今年以来,该社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94.7%,基本实现了“应签尽签”。数字背后,是家庭医生们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民情的艰辛付出。记者跟随陈鑫团队走街串巷来到了市区一个老旧小区。“这是我们工作的常态。”她笑着说,笑容中还带着一些疲惫。

  在联盟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的老旧小区里,电梯是奢望。家庭医生们需要带着心电图机、血糖仪、血压计等设备,一层一层地爬楼。“有时候一天要爬好几栋楼,爬下来腿都是发抖的。”一位团队成员坦言,身体的劳累远不及心里的压力。如何敲开居民的“心门”,是家庭医生面临的更大挑战。

  “刚开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不少居民心存疑虑,以为我们是推销药品的,连门都不让进。”陈鑫回忆道。为了打消居民顾虑,团队成员反复上门,耐心解释,用专业知识和服务态度赢得信任。家住和平路的程先生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受益者之一,2017年,他在一次献血体检中,意外地发现自己的高血压值将近200/102mmHg。在住院治疗三个月后,程先生自以为身体已经康复了,服药断断续续的,生活习惯也无规律了,并依然抽烟喝酒。结果一次饮酒后,他因高血压引起了脑梗死,落下了偏瘫后遗症,自此与轮椅“为伴”。

  “是我自己不重视健康啊,”程先生懊悔地说,“自从坐上了轮椅,我就没有再下过楼看到过外面的世界。”8年来,陈鑫和团队成员定期到程先生家中随访,监测血压、指导用药、进行康复训练,还时常带去健康科普资料。“陈大夫每次来都这么客气,带着检查设备和礼品辛辛苦苦走到7楼给我检查身体,他们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确实让我感动。”程先生如是说道。

  “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亲如家人,家庭医生们用8年的坚守,赢得了居民的心。”陈鑫说,新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有效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体系保障。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提升工作,新华区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根据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四个方案的通知》要求,该区制定印发了《新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副区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成员包括区卫生健康委、区社保局、区财政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形成工作推进合力。

  在团队建设方面,新华区不断充实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成员,由63支增加为82支,共有252名医务人员组成,全部公示到位。同时,市、区两级医院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家指导团队,以分片包干、对口支援等方式,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提供技术支撑。

  为提高家庭医生的专业能力,该区还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通过邀请市级慢性病诊疗专家进行规范化培训、组织团队成员自学、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家庭医生对慢性病、常见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和急救能力。截至目前,新华区辖区居民共33余万人,累计签约居民达25.75万人,67万余人次享受到了体检、随访等免费服务,实现了老年人、脱贫人口、重点监测对象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新华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宋丽表示:“面对取得的成绩,新华区没有停下脚步。”下一步,该区将围绕“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在辖区开展“五个一”活动:拓展一个宣传阵地、体验一次签约履约服务流程、宣传一批优秀家庭医生、实施一项便民惠民服务、全面开展一次健康科普教育,不断深化家庭医生服务内涵,及时调整签约服务内容,为辖区居民提供连续、协同、综合的健康管理服务,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