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很多经典语录犹如一颗神秘而璀璨的明珠,虽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但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依然熠熠生辉,对我们的人生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这些经典语录对人世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趋势观察细微、体会深刻,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处世、理家经国、趋吉避凶、成就大业的法则和经验。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这句话是说,善于谋划的人能避免祸患;而没有长远考虑的人,很快就会遇到麻烦。
我认为,人生的很多困境,其实都是思维短路的产物。只盯着眼前的好处,容易忽略未来的风险;只顾解决当下的问题,却可能埋下更大的隐患。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认为,那些从容的人,未必是能力多强,而是懂得把未来的问题提前消化。这是在用长期的确定性,对抗短期的不确定性。就像孔子说的:“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没有这种意识,人就容易陷入被动应付的循环。做决定时多想一步,这样即使遇到意外,你也有足够的缓冲空间。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有过不知者蔽,以言取怨者祸。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过错却意识不到,就会陷入自我蒙蔽;因为言语不当招人怨恨,迟早会引来祸患。
我认为,一句话能成事,也能坏事。吹嘘自己贬低别人、承诺轻率却从不兑现、开口就是抱怨负能量……这些言语就像软刀子,不知不觉让人生厌。
古人说“祸从口出”,言语是内心的镜子,若不懂分寸、缺乏善意,再好的关系也会被消耗殆尽。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这句话的意思是,付出一点点却指望巨大回报的人,往往什么也得不到;地位高了就忘记卑微时的人,往往走不长远。
现实中很多人帮别人一点小忙,就觉得对方该感恩戴德一辈子,一旦回报不如预期,立刻心态失衡。
我认为,这不是真心帮助,而是变相的交易。真正的付出,应该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的,就像种树一样,你浇水施肥是因为希望它长好,而不是为了它明天就必须给你结一筐果子。
带着太强的功利心去付出,最后失望的往往是自己。同样,人越成功越要保持谦卑,不忘本心。有的人赚了点钱就看不起老朋友,当了领导就对下属摆架子,甚至否认自己曾经的低谷和狼狈。但这种傲慢背后其实是脆弱,因为忘记来路的人,往往也看不清去路。
历史上有太多例子告诉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些抛弃根基的人,最后常常摔得最惨。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这句话是说,广泛地学习,恳切地提问,这样才能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我认为,碎片化时代,知识看似随手可得,但很多人反而陷入了浅学辄止的困境。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真正要用时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这就是缺乏“切问”的精神:没有追问为什么、没有深入思考背后的逻辑,知识就永远飘在表面。
真正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探索。博学是打开视野,切问是挖深井;一个广度,一个深度,缺一不可。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这句话的意思是,总是放纵自己却苛求别人的人,无法治理好事情;而一味厚待自己却刻薄他人的人,终将被众人抛弃。
我认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互惠和尊重。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往往怎样回报你。一个团队里,如果领导者自己懒散却要求下属拼命,结果一定是士气低落、人心离散;
朋友之间,如果只想着占便宜却从不付出,再好的关系也会渐渐冷掉。自私换不来长久,双标终会反噬自己。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长第一步永远是先修自己,而不是甩锅外界。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
这句话是说,了解一个人不需要把他的底细全部搞清楚,知道得太多反而会产生怀疑。
我认为,人与人相处,保持一点距离是好事。就像看花一样,远看很美,非要凑近了看,反而看到了花瓣上的虫子和灰尘。
古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真正的朋友相处起来像清水一样清淡自然。不用刨根问底,不用什么都知道。知道对方是个好人,知道对方靠得住,这就够了。
很多人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问这问那。时间长了,听到的事情多了,心里就开始胡思乱想。今天听说他说了谁的坏话,明天听说他做了什么事,慢慢就觉得这个人不可信了。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自己的难处。了解太多别人的事情,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反而增加烦恼。就像古人说的“水至清则无鱼”,太较真了,朋友就没了。
相处的智慧在于把握分寸。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不打听。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多嘴。这样既不会得罪人,也不会让自己烦恼。
古人讲究“难得糊涂”,有时候糊涂一点反而是智慧。不是真糊涂,而是明白什么该计较,什么不该计较。人际关系就像做菜放盐,多了苦,少了淡,刚刚好才有味道。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
这句话的意思是,了解别人不用把话说透,话说太透就没朋友了。
常言道,逢人但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与人交往,尤其是与不甚相熟之人交往,说话时一定要有所保留。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尊重他人。
我认为,看透一个人很容易,但把看到的全说出来就是傻子。朋友有缺点,你心里明白就行,不必当面指出。同事做错事,你看在眼里,也不必到处宣扬。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把别人看得太清楚,还要说得太明白,就没人愿意跟你做朋友了。每个人都有面子,都有自尊心。你把人家的短处全部揭出来,人家怎么还能跟你相处?
聪明的人懂得装糊涂。看见了,装作没看见。听到了,装作没听到。这不是虚伪,而是给别人留面子,也给自己留后路。话说得太死,路就走得太窄。给别人留点余地,其实也是给自己留点余地。
做人如喝茶,淡一点才有回味。说话如调味,淡一点才不腻人。把握好这个分寸,朋友才会越来越多,关系才会越来越好。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批评别人不要太苛刻,过分严厉就会失去大家的支持。
我认为,人都有自尊心,也都有自己的难处。你对别人要求过高,别人就会觉得压力大。时间长了,谁还愿意跟你来往?就像种花一样,水浇多了花会死,肥料施多了也会烧坏。对人的要求也是如此,适度才能长久。
古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看到别人犯错,指出来就行了,不必非要追根究底。部下工作有瑕疵,提醒一下即可,不必严厉责骂。家人做事不如意,温和建议就够,不必反复唠叨。
我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宽容。对别人的小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别人的能力给予理解。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样的人身边总是朋友众多。苛刻的人看似有原则,实际上是把自己孤立了。
人心都是相通的。你对别人宽容,别人也会对你宽容。你处处苛求,别人自然敬而远之。留点余地给别人,也就是留条后路给自己。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
这句话的意思是,尊敬别人不需要过分卑微,太过卑微就没有骨气了。
我认为,尊敬和卑微是两回事。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卑微是害怕和讨好。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有礼貌,但不能失去自己的尊严。就像竹子一样,可以弯腰,但不能折断。
古人说“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意思是一个人必须先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如果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别人怎么会看得起你呢?
礼貌和卑微的区别在哪里?礼貌是相互的,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卑微是单方面的,不管别人怎么对你,你都低头。礼貌让人舒服,卑微让人轻视。
我认为,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什么叫恰到好处。对长辈有礼貌,对平辈有友善,对晚辈有宽容。但无论对谁,都不会丢掉自己的尊严。该说不的时候说不,该坚持的时候坚持。
有骨气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尊重。没骨气的人即使得到一时的好处,最终也会被人看不起。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尊重别人呢?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
这句话的意思是,给别人让步不需要完全退让,退让得太彻底就没路可走了。
我认为,做人要懂得进退,但退也要退得有技巧。就像下棋一样,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但如果一直退,最后就被逼到了死角。
古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叫“让三分心平气和”。意思是适当的退让能化解矛盾,但不是无限制的退让。
有些人以为谦让是美德,什么都让给别人。工作上的功劳让给同事,家里的好处让给亲戚,朋友之间的利益让给朋友。开始大家还夸他懂事,时间长了就把这当成了理所当然。
古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太善良的人容易被人利用,太退让的人容易被人看轻。不是说不能善良,而是要善良得有智慧,要善良得有原则。
我认为,聪明的人懂得适可而止。让三分给别人面子,留七分给自己余地。这样既能维持关系,又能保护自己。既不会因为太强势而树敌,也不会因为太软弱而被欺。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这些语录中的智慧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抉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得心应手,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无论是在职场中拼搏的上班族,还是在学业上努力奋进的学生;无论是创业的企业家,还是在生活中寻求幸福的普通人,都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这些经典语录蕴含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人生的旅程,希望读到的你能用心去品味其中的每一句话,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古陶瓷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古玉珠玛瑙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创始人 刘一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