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田:专家论专家
时间:2025-10-09 17:08:38 来源:
专家为什么“不敢认”民间古董?这个问题一直在古玩收藏界备受争议,说起来也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根据我多年的收藏经验,仔细分析一下:首先,得明确“不敢认”具体指的是什么。可能是指专家在鉴定民间古董时比较谨慎,不敢轻易下结论,或者不愿意承认某些物品的价值?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一位藏友带着几件高古瓷、玉器,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文博专家帮忙鉴定。结果专家看都没看,直接摆摆手。藏友很生气,心想好歹装装样子,拿个放大镜、戴上白手套看看再说假货也行啊,怎么都懒得“表演”了。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专家叹了口气说:“我又不收你钱,不涉及利益问题。之所以不认,有我的理由。”藏友更糊涂,怎么能看都不看就否认了?这是什么道理?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后来专家稍微用了几句话点醒了他,藏友回家想了很久,才终于明白了:有些“古董”,是不能获得认证的。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文物市场,真品必须来源清晰。如果是汉代以前的高古玉,专家要是说它是真的,那藏友怎么解释它的来历?
说是祖传的,普通人家哪来的传承证据?说是古玩市场买的,可信度依然不高,真品哪有那么容易买到?说不清楚就可能牵扯到一些违法问题。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几十年前,古玩市场确实能捡漏,现在不一样了,法律严格规定:拍卖的文物必须有合法来源证明。
那些早年的老玩家,还有一些知名拍卖行的老客户,他们的藏品有清晰的甚至自编传承记录,就能合法交易。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但普通藏友手里的精品,哪怕是真的,也很难证明来源。专家要是贸然认定是真品,可能会被质疑:这东西哪来的?是不是非法交易来的?扯皮都要扯很长时间。一旦牵扯到这些问题,资深专家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所以,干脆不看、不认,直接说假货,反而最安全。相反那些收费的商业专家,认不认都没啥用,证书就跟废纸没区别。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几年前有人提议建立国家级文物交易市场,给民间真品发“身份证”,但最后不了了之。现在的局面就是:民间藏友手里的东西,哪怕是真的,也很难获得认可。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那么,藏友手里的东西到底该怎么办?其实,专家不敢认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文物市场的尴尬现状:民间确实存在大量真品,但缺乏合法流通的渠道。
近年来,国家也在探索民间文物登记制度,比如某些地区试点的“民间文物备案”,允许藏家申报藏品信息,但不涉及真伪鉴定。这个鉴定机制也还在建立阶段。虽然目前作用有限,但未来或许能成为民间藏品流通的一条出路,大家也不要急,我们对于古董来说也不过是一位过客,它们的价值是用时间体现出来的。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总之,专家们有自己的立场,他们可能更注重学术性和法律合规性,而那些私人鉴定师可能更关注市场价值,不同立场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民间古董时的态度不同。所以,那些国博专家们更多关注包括法律风险、技术难度、市场赝品泛滥、道德伦理考量,以及行业规范等。综合这些因素来解释,他们“不敢认”民间古董的真相也就明白了! (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古陶瓷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古玉珠玛瑙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创始人 刘一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