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健康 > 正文
漯河市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成功救治一位94岁高龄心肌梗死患者
时间:2025-10-13 11:22:2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张华杰

  近日,漯河市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收治一位94岁高龄的患者,该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命悬一线。在家人的及时送医和市六院绿色通道的高效救治下,通过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该案例再次印证了心肌梗死救治中“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核心原则。此次高龄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医患协作、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生动体现,也提示我们,面对心肌梗死,不论患者年龄,唯有做到早期识别、迅速送医、规范治疗,才能为生命赢得最大保障。

  心肌梗死信号莫忽视:典型与不典型症状要分清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并非都表现为“胸口剧痛”,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女性,可能出现不典型症状,极易被忽视。

  典型胸痛信号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紧缩性疼痛,如同胸口压着巨石,伴随呼吸困难,疼痛还可能向左肩、后背、颈部、下颌甚至牙齿放射,常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或头晕,出现此类症状需立即警惕。

  不典型预警信号同样不能掉以轻心:一是上腹痛,可能表现为胃疼、恶心呕吐,易被误判为胃病;二是牙痛或喉咙痛,无明显牙病或咽喉炎症却持续不适;三是下颌痛或脖子发紧,感觉下颌酸痛、颈部有压迫感;四是肩膀或后背痛,单侧或双侧肩膀、后背出现放射性疼痛;五是呼吸困难,无剧烈活动却突然喘不上气,平躺时症状加重;六是莫名疲劳,近期突然出现极度疲倦,休息后也难以缓解。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种异常,都需高度怀疑心肌梗死可能。

  面对心肌梗死,冷静科学地处理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公众需牢记以下“三步急救法”:

  1、立即呼叫120:一旦怀疑心肌梗死,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告知所处位置及患者症状,力争在120分钟内进入医院接受再灌注治疗,时间越短,心肌损伤越小,预后越好。

  2、合理使用急救药物,不可盲目用药:怀疑心肌梗死时,可立即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0.5mg);若5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再含服1片,期间需持续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切勿自行前往医院,避免途中发生危险。

  3、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若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仅有濒死喘息,需立即在其胸部中央进行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5-6厘米),若有条件可配合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30:2),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急诊介入:为心肌梗死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对于符合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首选的再灌注治疗方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脏支架手术”。急诊介入创伤小、恢复快,能快速缓解症状,是挽救生命的首先选择。该老人在到达医院后,胸痛中心启动绿色通道,心内科团队快速评估,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于发病后90分钟内成功完成介入手术,为后续康复奠定了基础。

  术后康复要坚持:长期管理防复发

  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并非“一劳永逸”,长期规范管理是预防病情复发、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需做好以下三方面:

  坚持规律药物治疗:患者需遵医嘱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以此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血管再狭窄。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严格戒烟限酒,养成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适度运动,可从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开始,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减少心脏负担。

  定期复查不可少: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按时到医院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漯河市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提醒,心肌梗死救治不分年龄,即使是高龄患者,只要做到早期识别、迅速送医、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依然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公众应主动学习心肌梗死急救知识,提升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共同守护心脏健康。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