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鹤壁 > 正文
鹤壁市淇滨区:“警校联治” 从“单向管理”到“共治共享”
时间:2025-10-13 11:29:5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魏蓝

  校园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周边时常停放大量电动车、自行车,曾经,这些区域电动车、自行车被盗案件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学生家长、学校与基层民警的棘手问题。如今,这一难题在鹤壁市淇滨区公安分局的创新治理下得以破解。该局深耕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凝聚群防群治力量,通过推动保安走出校门、组建“守望联盟”等创新机制,探索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成功将治安难点转变为案件偶发甚至零发的平安地带,为校园安全群防群治提供了可复制的“淇滨样本”。

  此前,针对校园周边电动车、自行车被盗问题,该分局九州路派出所湘江警务室民警付雪琴率先以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破题:她通过走访发现,车辆不上锁、不拔钥匙是被盗主因,随即强化学生防范宣传,对学校开展安全提示、推动学校加装监控并压实管理责任,还联合学校发动学生担任安全宣传员,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但这些举措侧重校内防控,校园周边区域治理成效一度未能达到预期。

  三项举措激活治理神经末梢

  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湘江警务室经过细致分析研判与反复优化,推出三项举措,推动治理模式从“有”向“优”升级。

  职责外延,学校保安化身“周边哨兵”。付雪琴发动辖区学校把保安职责从校内值守延伸至校外巡逻,组织保安分工协作,除校内值守外每天分时段巡查校园周边,排查可疑人员与安全隐患。

  组建“守望联盟”,织密区域联防网。付雪琴牵头推动地理位置相邻的学校结成联盟,构建“相互守望、联手防范”协作机制。一所学校遇情况,周边学校齐响应,将单点防护升级为区域联防网络。

  搭建“云”阵地,线上线下同步督导。建立校园周边安全治理工作微信群,保安员实时报送动态信息与现场处置情况,付雪琴提供线上巡查指导和线下精准培训,形成“发现—上报—处置”的高效工作闭环。

  从单向管理到共治共享的三重转变

  这一系列举措,构建了“民警主导、管理外延、相互协作、共同守护”的校园周边安全管理新格局,实现三重转变。

  角色之变:民警从“管理者”转为“协调者”;学校从“被动受保护”转为“主动参与者”;保安纳入群防群治体系后,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显著增强,实现从“要我防范”到“我要防范”的转变。

  “现在感觉自己不只是一所学校的保安,更是整个片区平安的守护者。”一名参与巡逻的保安说,“工作微信群互动和民警培训让我们觉得这份工作既专业又重要。”

  效能之变:警方与校方实现信息共享、责任共担,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分散的安防资源整合为协同作战的“平安共同体”。数据最具说服力——2024年9月至今,九州路派出所辖区的9所学校,通过巡查妥善处置存在安全隐患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1100余辆,切实维护了学生财产安全与周边群众利益。

  防控之变:曾经的治安难点,如今构建起立体化安全网。“点”为基石,学校保安化身动态的前沿哨卡;“线”为脉络,巡逻路线构成流动防线;“面”为整合,联盟机制让点线交织,实现从各自为战到片区共治的根本性转变。

  “三项机制在湘江警务室辖区的5所学校初见成效后,先在九州路派出所辖区的9所学校推广,很快学校周边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被盗问题得到控制,转为零发案、偶发案,随后在分局辖区全面铺开。目前我们仍在持续探索,优化平安校园建设方法,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淇滨区公安分局政委赵贤昆说。

  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

  据介绍,淇滨区公安分局的实践证明,有效的基层治理未必需要巨额投入,关键在于盘活存量资源、创新工作机制。这一探索以校园周边治理为小切口,实现社会治理能力大提升,为破解类似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校园安全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民心工程,更是必须守住的底线。下一步,淇滨区公安分局在凝聚群防群治力量、筑牢校园内外防线的同时,还将从织密巡逻网、联动家校社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把责任弦绷得更紧,以更高效、精准的举措守护辖区平安。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