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健康 > 正文
淋巴管堵车“肿”么办?漯河医专二附院首例“超显微”技术接“通路”
时间:2025-10-13 11:51:3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卢闯 刘旭

  近日,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张晓光医师团队成功运用超显微外科技术开展首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帮助长期淤塞的淋巴水肿患者告别下肢肿胀。

  该女性患者因卵巢癌术后出现右下肢淋巴水肿伴随肢体疼痛,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入院后,张晓光医师团队迅速组织MDT多学科联合会诊,经病例分析、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及吲哚菁绿(ICG)造影测试,明确其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经过术前讨论,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当前国际先进的超显微外科技术实现淋巴管-静脉吻合(LVA技术)。

  术前,张晓光医师团队通过注射吲哚菁绿(ICG)进行淋巴管造影测试,精准标记淋巴管位置。术中精准分离直径仅0.1至0.5毫米的淋巴管,借助能够将术区放大40倍以上功能的显微镜和荧光显像功能成功将16条淋巴管与临近静脉吻合,手术切口选择6+X经典切口,每个切口仅2厘米,在高倍显微镜的辅助下,实现淋巴管与静脉的精准对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患肢肿胀已明显消退,疼痛感消失。

  张晓光副主任医师介绍,淋巴水肿是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因淋巴循环障碍导致肢体肿胀,严重时可引发肢体畸形,反复感染,甚至造成肢体功能丧失。此次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我市在淋巴水肿外科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更让市内患者无须远赴外地,在家门口即可接受先进的治疗技术,极大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