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淮滨:小菜园“种出”大收益
时间:2025-10-16 10:11:3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汶哲

  时值深秋,阴雨绵绵,河南省淮滨县栏杆街道王湾村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在王振坤老人的蔬菜大棚里,满目翠绿驱散了窗外的寒意,一株株芹菜茎秆饱满、香气扑鼻,年过七旬的王振坤和老伴正手脚利落地将芹菜收割、捆扎,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片仅有两亩多的菜园,不仅是老两口晚年的精神寄托,更是一个年收入近两万元的“绿色银行”。

  走进王振坤的蔬菜大棚,湿润的泥土气息混合着芹菜的清香扑面而来。尽管室外阴雨不断,棚内却温暖如春,生机盎然。王振坤老人一边熟练地打理着芹菜,一边向记者介绍:“别看我这园子不大,可是我们老两口的‘心头肉’。从播种、施肥到除草、收割,每一步都是我们自己来,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

  这份“精心”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老两口采用精耕细作的模式,将两亩多地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种植的芹菜品质好、口感佳,在城里很受欢迎。“我们几乎天天都往城里跑,带着新鲜的菜去卖,”王振坤乐呵呵地说,“行情好的时候,光芹菜一天就能卖出二十多斤。”

  除了当下正值收获季的芹菜,王振坤的菜园里还孕育着新的希望——绿油油的蒜苗和小葱长势喜人。“这些蒜苗和葱能一直卖到过年呢!”老人盘算着,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今年行情不错,我估摸着,这两亩多地全部卖完,差不多能收入将近两万块钱。”

  这笔收入对于王振坤老两口而言,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劳动价值的体现,更是他们自食其力、老有所为的骄傲。靠着自己的双手,他们守护着土地的馈赠,也守护着晚年的尊严与幸福。

  王振坤老人的故事,是淮滨县众多依靠特色种植勤劳致富的普通农民的缩影。他们守望着自家的一方田园,用汗水和智慧“种出”了美好的新生活,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而温暖的步伐。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