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十四五” 交通运输事业成效显著 聚力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
时间:2025-10-22 10:29:3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10月21日,南阳市高质量完成 “十四五” 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举行。南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栓誉在会上介绍了南阳市 “十四五” 期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十四五” 以来,南阳市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619.18 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42594 公里,综合交通网络持续织密。高速公路建设成效显著,郑西、焦唐等 5 条 240 公里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渑淅高速淅川至省界段、南邓高速等 2 条 92 公里项目年底将竣工,届时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 1100 公里,继续稳居全省首位。内河航运建设稳步推进,唐河航运工程一期年底前将完成主体工程并基本具备通航条件,二期及白河航运项目前期工作按时序有序开展。普通公路品质持续提升,实施 71 个 860 公里普通国省道改扩建项目,干线公路优良率达 92%;新改建农村公路 5690 公里,完成 975 座危桥改造和 2611 公里安防工程,打通乡村出行 “最后一公里”。铁路方面,已基本形成 “一横三纵” 铁路网格局,南信合高铁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正进行可研评审。航空运输高效运转,姜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稳定在 100 万人次左右,运输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运输服务能力有效增强
客运服务升级提质,“十四五” 期间累计投资 10.72 亿元,建成 17 个功能完善的客运场站,“三顾出行” 等客运定制品牌经验得到有效推广。95128 巡游车平台 “一键叫车” 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便捷出行保障。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打造 “宛东公交” 品牌,投入 318 台新能源公交车开通 10 条市到县公交线路,日均运送旅客 4 万余人次,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
客货邮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市政府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建立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部门协同” 工作机制,实现 4566 个行政村 “村村通客车”。建成 10 个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56 个乡镇 “多站合一” 服务站和 3019 个村级服务点,2024 年全市邮政快递寄递业务量突破 7 亿件,业务收入超 50 亿元,淅川县还承办了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现场会。物流降本增效成效突出,西峡龙城物流成功创建 5A 级物流企业,全市 A 级物流企业达 39 家,居全省第二位。俄铝进口中欧班列顺利开行,铁海联运通道全面打通,西峡公铁联运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助力 “宛品出海”。
绿色交通发展稳中有进
数字交通建设加速推进,编制《南阳市数字交通发展规划(2023—2025 年)》,南邓智慧高速、普通公路智能感知系统等重点工程落地实施。中交国通建成全国首家实体隧道科研试验平台,其自主研发的公路桥隧群监测系统提升安全性能;南邓智慧高速综合管理平台已上线运行,市级普通公路视频平台接入 117 路视频信号。4 个智慧项目入选全省新基建示范工程,分别是南阳汽车站智慧客运枢纽试点、内乡牧原智慧物流园、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和丹江口水库水陆交通监控智慧化平台。
绿色转型深入实施,采取 “政府引导 + 市场主导” 模式构建标准化城市货运绿色配送体系,新增新能源货车 5210 辆。公共交通领域实现全面清洁化,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 100%,更新新能源出租车 480 辆,淘汰国三、国四排放营运车辆 1.66 万辆,拆解老旧营运船舶 87 艘,为生态保护注入交通力量。
交通行业治理卓有成效
安全治理持续深化,推进 “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 协同发力,完成 3554 处农村公路平交路口改造,全市 3 万余台营运货车全部安装 4G 智能视频监控设备。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交通执法路长制工作法” 入选交通运输部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坚决扛起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政治责任,制订专项建设方案,实现交通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深化 “放管服效” 改革,创新 “无感审批” 服务,较 “十三五” 时期,政务服务办事环节减少 50%、审批时间压缩 90%,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张栓誉表示,下一步,南阳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围绕“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的目标任务,聚力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