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全新“两粮一菜”模式 一亩地三份利——解码省农科院推动的田庙镇现代农业突围之路
时间:2025-10-22 10:56:2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景丽

  在豫东平原腹地,虞城县田庙镇的农田里正上演着一场静默的科技革命。曾经“春种一季麦,秋收一茬粮”的传统耕作模式,已被规范高效的“两粮一菜”新范式取代。这片土地的“魔法公式”,正通过科技赋能与产业融合,将一亩地的年收益从数百元推升至万元级,书写出科技推动现代农业突围的鲜活样本。

  科技支撑:构建标准化种植体系

  田庙镇规范的“两粮一菜”模式起始于2020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将田庙镇列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示范点。省农科院专家针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完善并提出“两粮一菜”轮作模式:6月种植鲜食玉米,9月收获后抢种荠菜,11月底再播种冬小麦,将传统一年两熟变为三熟。通过完善“玉米—荠菜—小麦”轮作模式配套关键栽培技术体系为核心,同时进行品种优化、技术集成和精准指导,为田庙镇构建了标准化种植体系。

  在栽培技术集成上,省农科院专家团队重点解决了“三季衔接”的技术难题,形成了精准化管理方案,通过建立“专家+技术员+农户”三级培训体系,确保了农户能够熟练掌握关键环节的管理要点。

  “两粮一菜”模式通过粮菜轮作种植,实现了单位土地效益的大幅跃升。2024年田庙镇示范区“玉米—荠菜—小麦”轮作模式下,三季作物综合收益显著高于传统种植模式。据统计,鲜食玉米较普通玉米每亩增加经济效益1310.6元,荠菜产量达到每亩2064.6公斤,鲜食玉米和荠菜的经济效益共计每亩增资7166.4元。如果按照虞城县目前12万亩鲜食玉米和荠菜种植面积计算,两季作物可增加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品种选育: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在省农科院的科技支撑下,田庙镇不仅实现了种植模式的创新,更在品种选育和品牌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经营企业充分利用省农科院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品种选育和品牌认证工作,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品种选育方面,田庙镇依托省农科院的科研力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蔬菜研究所联合组建团队,针对田庙镇的气候土壤条件,开展了广泛的品种适应性试验。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郑白甜糯5号”“郑白甜糯2号”作为鲜食玉米的主导品种,其鲜穗产量高达1212.73公斤/亩。同时,“郑麦16”“郑麦22”等小麦品种因抗倒伏、产量稳定,也被确定为推荐品种,示范方亩产达到703.68公斤。

  在荠菜品种上,通过提纯复壮“虞城荠菜”地方品种,培育出“虞荠一号”,抽薹率控制在8.4%以下,亩产达2064.6公斤。还收集了荠菜种质资源56个,筛选出板叶和花叶两个类型共9个表现优秀的品种,为后续的品种改良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引进和自主选育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2025年示范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郑麦16和郑麦20,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比当地同类品种增产5.0%以上。

  品牌培育:提升市场竞争力

  省农科院联合地方政府与企业,以“认证+标准”双轮驱动,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田庙镇的荠菜和鲜食玉米产品先后获得了多项权威认证。其中,虞城荠菜不仅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还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荣获绿色食品A级证书,成为全国首个同时拥有这三项资质的荠菜产品。虞城鲜食玉米也获得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并入选2024年河南省“我最喜爱的名特优新农产品”。

  这些品牌认证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直接带动了产品溢价。据统计,2024年荠菜地头收购价从每公斤3.6元升至4.4元,每亩品牌增收达到1651.68元。这标志着产业收益从“单纯种植收益”向“品质溢价+品牌增值收益”的结构性升级。

  成效显著:推动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田庙镇“两粮一菜”产业在省农科院的科技支撑和政企协同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实现了粮食不减产、多收一季菜的目标,更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项——田庙镇“两粮一菜”标准化生产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负责人吴绪金研究员说,“两粮一菜”模式的示范与推广,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以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载体,通过“订单农业+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在孟楼村、滕湾村等6个行政村建成7500亩荠菜基地,延伸出完整的产业链条。2024年带动劳动力就业超2250人,覆盖从田间到车间的多环节岗位。同时,产业发展还为周边村集体年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实现了“产业兴、农民富、集体强”的良性循环。

  省农科院农经所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了“两粮一菜+深加工”发展模式,推广这一模式既有效解决了粮菜争地矛盾,又探索出一条土地增效、农业高产、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让农民群众“改变了老法子,打满了粮囤子,鼓起了钱袋子”。田庙镇的农业突围之路,是科技支撑、品牌培育和品种选育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升级,田庙镇有望从区域特色产业升级为黄淮海地区农业转型的标杆,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