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新乡分行:普惠金融重塑小微企业融资公平性
时间:2025-10-22 11:09:4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传统小微企业因规模小、抵押物不足、信用数据分散等问题,长期面临融资获取不公平的困境。工商银行以数字科技为支点,通过重构服务体系、创新产品模式、下沉服务触角,系统性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壁垒,让金融资源更公平地流向各类市场主体,彰显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
打破准入偏见,数字技术重构信用评价体系。传统信贷模式中,小微企业因缺乏翔实的财务报表和足额抵押物常被拒之门外,这种“重资产、轻数据”的评价标准形成了天然准入鸿沟。该行通过数字化转型颠覆这一逻辑,构建以多维度数据为核心的信用评价体系,让信用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硬通货”。依托“数字工行(D-ICBC)”技术整合企业纳税数据、收单流水、征信记录等多源信息,建立智能化信用评级模型。针对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推出“税务贷”,以纳税数据为核心授信依据,免抵押免质押,最高额度达500万元;面向收单商户打造“商户贷”,凭借持续稳定的经营流水即可在线申请,最高可贷300万元。这种“数据换信用”的模式,让缺乏传统抵押物但经营稳健的小微企业获得公平授信机会,彻底改变了“无抵押即无贷款”的传统格局。
消除服务鸿沟,全渠道覆盖与高效响应机制。地域限制与服务效率差异曾是小微企业融资公平性的重要障碍,偏远地区与初创企业往往面临服务缺位。该行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构建全域覆盖、高效响应的服务网络,让融资服务触手可及。一是线上渠道实现“零门槛”接入,小微企业主通过手机银行、企业网银即可完成贷款申请、资料上传、额度测算等全流程操作。“e抵快贷”“e企快贷”支持房产在线评估,最快三天完成审批;“经营快贷”最高额度1000万元,线上申请最快当天放款,彻底打破了时空限制。线下则通过网点下沉与特色团队延伸服务触角,让地处县域、农村的小微企业与城市企业享受同等的金融服务。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该行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限时办结制度,从开户到放款全流程提速,有效解决了传统贷款审批周期长的痛点。
弥合成本差异,普惠定价与精准滴灌。融资成本过高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另一重障碍,该行通过减费让利、精准匹配资源,让小微企业享受到成本可控的金融服务。在定价方面,推行普惠贷款优惠利率,截至9月末,当年累放普惠贷款年化利率3.13%,较年初3.22%下降0.09%,利率水平处于同业较低水平。同时通过免除部分账户管理费、结算手续费等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在资源配置上,加大对薄弱领域的倾斜力度,2025年前三季度普惠贷款增量23.44亿元,较同期多增8.98亿元,同比增速62.10%。
筑牢公平底线,智能风控保障可持续服务。融资公平性的长效实现离不开风险防控的支撑。该行搭建“融安e信”风险大数据智能平台,通过分析资金流向、经营规模适配性等指标,精准识别风险但不预设融资门槛 。在信贷全流程中,既通过自动化审批避免人为偏见,又依托双人调查确保服务真实性 ,实现了风险可控与机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从“数据换信用”打破准入壁垒,到“全域服务”消除地域鸿沟,再到“精准滴灌”弥合成本差异,保障了小微企业平等获取金融资源的权利,为实体经济注入了可持续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