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丘监管分局:强化监管精准施策 推动金融“活水”赋能小微企业发展
时间:2025-09-10 16:12:4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通讯员 王赢正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丘监管分局以大型银行为抓手强化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职责,全方面督导辖内6家大型银行充分发挥信贷主力军作用,围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制定2025年全年信贷计划,加快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截至8月底,商丘市辖内大型银行信贷计划完成率127.29%,超预计的2025全年信贷计划增量14.97亿元。
完善监管机制,激发服务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领。结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部署要求和商丘实际,通过印发专项监管工作要点方案,引领辖内大型银行机构聚焦小微型企业、科技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优化完善金融服务,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加强监测督导。充分运用1104非现场监管信息管理系统、属地个性化监管报表系统,建立“月监测、季通报、适时督导”常态化监管机制,按月、季度监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有关工作进度,今年以来,对大型银行印发监管通报18份。构建服务长效机制。督促辖内大型银行机构积极参与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银税互动”、“信易贷”等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健全“敢贷愿贷”机制。督促完善内部激励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小微信贷指标绩效考核权重和不良容忍度,督促完善并执行尽职免责制度,提高信贷人员放贷积极性,推动基层信贷人员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聚焦重点工作,扩大金融供给覆盖。继续深化“行长进万企”活动。督促大型银行机构制定2025年走访企业计划,围绕走访企业数量不少于去年的目标,继续实行责任银行逐企包联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持续入企开展“两问四送”大调研、大走访。持续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督导各大型银行机构继续落实融资协调机制的各项工作要求,避免松劲歇脚情况出现,压实银行机构责任,督导银行机构在走访、对接、融资审批全过程中环环责任到人,随时掌握信贷成效,做好机构间的横向比较和时间上的纵向分析,随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加以督导。扩大服务范围保稳主体金融供给。引导推动各银行机构进一步下沉“行长进万企”活动重心,向薄弱领域倾斜资源,灵活采取续贷、信用贷、循环贷、减免服务收费等方式,帮助量大面广的小微市场主体提振发展信心。
强化科创支持,助力科技金融发展。开展科创专项对接行动。及时获取该市最新“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及时转至辖内各大型银行机构,加强工作督导,全面压实机构主体责任,指导走访对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引导辖内大型银行机构实施专项信贷资源保障,设立专营机构,单独风险管理、绩效考核、风险定价,开发推广专属产品和服务,提高科技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截至8月末,辖内大型银行机构已设立科技特色支行12家,从业人数78人。探索创新科创金融产品。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推广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长期项目融资和续贷类信贷产品,满足企业不同阶段金融需求。如,中行等机构推出科创e贷、小巨人贷、科信贷、专精特新贷、科技贷、上市贷、科技人才贷、高企E贷、认股权贷等40余款科创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科创企业培育发展。
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助企纾困帮扶。加大续贷支持。督促各大型银行机构继续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主动跟进企业融资需求,对符合续贷条件的正常类小微企业贷款积极给予支持,积极创新推广续贷产品,提升续贷业务在企业贷款中的比重,助力企业恢复发展。截至8月末,全市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贷款余额56.83亿元,较年初增加41.06亿元,增幅达260.37%。加大困难企业信贷支持。推动银行机构建设信用信息体系,督促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同时积极向“线上”迁移,缩短办贷时间,提高贷款投放质效,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接续和贷款期限管理,按照市场化原则,对暂时经营困难但保持持续经营的中小微企业不抽贷、不断贷。截至8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249.94亿元,较年初增加33.76亿元,增幅15.62%。加大个体工商户信贷投放。围绕“小店经济”,引导各银行机构组织一线客户经理深入商圈、园区、社区等个体工商户聚集地,通过“扫街访铺”的方式开展走访,持续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8月末,全市大型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6.61亿元,较年初增加69.84亿元,增长22.05%;户数7.41万户,较年初增加0.92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