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原经济 > 正文
田间地头“把脉问诊” ,河南经济报“i科普”活动助力秋粮好收成
时间:2025-09-25 11:06:00    来源:河南经济报-河南经济网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农民的希望,每一株作物都蕴含着丰收的梦想。当金秋的脚步悄然临近,如何确保秋粮能够迎来一个圆满的丰收季,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牵挂的大事。9月22日—23日,一支由河南经济报社相关人员、省科技特派员耿月华老师、省硅酸盐学会副秘书长郝小非、安阳市供销合作社相关农业专家,以及汤阴县和滑县农业农村局及供销社相关人员组成的河南经济报“i科普”科技志愿者专家服务团队,怀揣着对农业的深情与对丰收的期盼,深入到汤阴县五陵镇和滑县白道口镇等地,为当地农民种植的辣椒、花生、玉米等农作物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科学指导,奏响了一曲助力秋粮丰收的动人乐章。

  五陵镇——辣椒花生“双管齐下”

  专家团队的第一站来到了汤阴县五陵镇屯庄村。这里,大片的辣椒种植地宛如一片红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当地辣椒种植面积较大,种植户们正为后期辣椒的管理技术而发愁。专家们一到,便迅速投入到指导工作中。他们深入田间,仔细观察辣椒的生长状况,从病虫害防治到水肥管理,从植株调整到采收时机,每一个细节都耐心地为种植户们讲解,手把手地传授管理技巧。

  “您看这株辣椒,叶片有些发黄,可能是缺肥了,得赶紧补充一些磷钾肥。”耿月华蹲在辣椒丛中,一边指着辣椒叶片,一边对身旁的种植户说道。种植户们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表示理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离开辣椒地后,专家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花生田。此时,花生已经进入了生长后期,做好后期管理工作对于确保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专家们仔细查看花生的生长情况,指导农户如何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如何防治病虫害,以及如何适时收获。“花生收获的时间很关键,太早了,籽粒不饱满;太晚了,容易落果,影响产量。”专家们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为农户们指明了方向。

  白道口镇——玉米辣椒“精准施策”

  第二站,专家团队来到了滑县白道口镇李营村。这里的玉米田一望无际,玉米棒子个个饱满,长势喜人。专家们走进玉米地,针对当前玉米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养分补充等,为农民们进行了详细的田间指导。他们告诉农民们要密切关注玉米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同时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确保玉米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茁壮成长。

  “您看这玉米叶上有些斑点,可能是得了叶斑病,得赶紧喷洒一些杀菌剂。”耿月华指着玉米叶上的斑点,对身旁的农民说道。农民们纷纷围拢过来,认真聆听专家的建议,并纷纷表示要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管理。

  离开玉米地后,专家们又来到了辣椒田。这里的辣椒与五陵镇的辣椒品种略有不同,但同样面临着后期管理的问题。专家们根据辣椒的生长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农民们提供了科学种植的建议。他们告诉农民们要合理控制辣椒的种植密度,保证通风透光;要及时采摘成熟的辣椒,避免影响后续果实的生长;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辣椒的健康生长。

  田间探讨——共话农业发展新路径

  在指导过程中,专家们还针对目前农民种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和交流。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有的农民提出了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灌溉难题,有的农民则对病虫害防治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专家们认真倾听农民们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农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推广一些节水灌溉技术,比如滴灌、喷灌等,这样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李现军说道。“对于病虫害防治,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位专家补充道。

  通过这次探讨和交流,农民们不仅解决了自己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学到了许多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信心。

  科技赋能农业,丰收触手可及

  “农,天下之大本也。”农业是国之根本,是民生之基。此次“i科普”科技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活动,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广袤的农田,为农民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热情的服务,为农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为秋粮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同样如此。只有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才能让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一位专家感慨地说道。是啊,科技赋能农业,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让每一株作物都能茁壮成长,让每一个农民都能收获满满的幸福。

  在这个金秋时节,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片片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和饱满的花生,共同见证科技助力下农业的蓬勃发展和秋粮的丰收盛景。

编辑:杨存玲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