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出“十四五”自然资源答卷:耕地稳增、发展有力、绿色更浓
时间:2025-10-11 16:17:2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杜美丽
10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发布会,全面介绍河南省“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进展和成效。

“‘十四五’以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保耕地、保发展、保生态、保权益、保安全,有力支撑服务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治胜介绍。
守牢耕地红线 全省耕地面积稳定在1.1亿亩以上
陈治胜介绍,在保耕地方面,河南全面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同时,推进占补平衡制度改革。构建“1+N”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体系,坚持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将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全流程、全链条监管补充耕地。建立综合监测监管机制,完善“人防+技防”立体防控体系,从严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督察,以“长牙齿”的硬措施,“零容忍”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十四五”以来,全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比例由6.72%下降到0.76%,稳定耕地净增加193万亩,全省耕地面积稳定在1.1亿亩以上,耕地保有面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均超出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为建设农业强省夯实了耕地根基。
保障项目落地 累计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47.37万亩
在保发展方面,河南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获批实施,乡镇规划全部形成成果,村庄规划编制分类按需推进,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基本形成。
“十四五”以来,河南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和现代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累计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47.37万亩,保障临时用地25.58万亩。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4.9万亩、设施农业用地83.44万亩。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乡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5.24万亩。
厚植绿色底色 累计修复矿山面积34.7万亩
河南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快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沿黄九省区率先开展黄河左右岸协同治理,接续实施南太行、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国家重大山水工程,累计修复面积180万亩,以高水平生态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
突出抓好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颁布实施《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条例》,是全国首个从地方性法规层面规范露天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省份。实施6个国家历史遗留矿山示范工程,入选数量和获得奖补金额居全国首位。加强对生产矿山的日常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督促矿山企业落实“边开采、边修复”责任,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全省累计修复矿山面积34.7万亩,有力守护了绿水青山。
增进民生福祉 确权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135.64万宗
河南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改革,开展全省范围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建立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政策体系,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34个重点区域完成地籍调查,31个完成公告登簿,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有了“户口簿”和“身份证”。
同时,办好不动产登记民生实事,全面落实证缴(罚)分离、容缺办理等举措,深入开展清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行动,累计化解问题楼盘、保交楼、保交房项目近7000个,房屋200余万套,常态化实施“交地(房)即交证”,持续推广“带押过户”“无还本续贷”等创新举措,解决了一批群众、企业的“烦心事”“操心事”,不动产登记指标连续三年位列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优势指标。切实维护农民权益。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确权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135.64万宗、房地一体宅基地1249.6万宗,赋予了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益。
全力保安全 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48处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范化解自然资源领域风险,河南坚决打好地质灾害防治硬仗,动态掌握风险底数,实现全省70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的1:5万调查全覆盖,对首批52个高与极高风险乡镇精准实施1:1万精细化调查;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严格执行“三查”工作机制,精准制定防灾预案,落实临灾预警,做到既看住隐患点,又防住风险区;实施综合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48处,保障了1.65万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河南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拧紧了安全生产的责任链条,地勘行业、测绘行业的安全管理不断规范,安全生产双重防控体系持续完善,隐患排查整治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展望‘十五五’,我们将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坚决扛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自然资源保障。”陈治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