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郏县:老房子“开口”讲故事 老手艺“出山”闯天下
时间:2025-10-15 10:06:2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杜冠甲 张鸿雨

  近年来,郏县长桥镇坚持文化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坚持产业驱动,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文明涵养,提升乡风底蕴;坚持治理筑牢,保障运行秩序。这四大战略举措相互依存、协同增效,共同构筑起千年古镇实现全面振兴的坚固基石和强大引擎。

  清晨,郏县长桥镇窦堂村村民冯金岗提着鸟笼走出家门。路过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兴建的孝子坊时,他习惯性地驻足仰望。石坊中门上方的“皇清钦旌孝子太学生冯赞”石刻,历经270余年风雨,字迹仍清晰可辨。

  长桥镇历史悠久,西晋泰始四年(268年)置龙陂镇,唐代设长桥驿,宋初为长桥镇,明代设长桥店,清代为长桥镇。这里自古商贾云集、车马辐辏,千百年的繁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让这些老房子‘活’起来,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窦堂村冯赞故居前,长桥镇文化站站长李增强指着雕花木门说。这座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一进五宅院,虽有部分损坏,但仍彰显着当年冯氏家族的显赫。2023年,冯赞故居被列为平顶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冯赞的后人仍在此守护。

  在当地,像冯赞后人这样的文化守护者还有很多。在石羊赵村,55岁的市级非遗项目东坡饼制作技艺传承人赵廷杰正和工人一起赶制订单。“我们的东坡饼主供新郑机场和郑州高铁站的商超,今年已经销售了3万多箱。”赵廷杰说。

  距石羊赵村约1公里的确李村,李氏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李春旺正和徒弟们一起加工仿古皇宫椅,目前订单已排至2026年下半年。“过去学习传统手艺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更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很高兴有年轻人愿意学,我一定倾囊相授。”看到有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李春旺信心十足地说。

  近年来,长桥镇以闫楼、花里赵、楼王、兴店等村为示范,持续开展“写评定传”家风培育、家训传承系列活动,通过修订“村规民约”、选树先进典型,推动廉政教育和移风易俗走深走实。此外,东谷刘村将家风建设与移风易俗深度融合,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兴店村连续11年举办捐资助学基金发放仪式,为优秀学子发放助学金,营造崇文重教的浓厚氛围。

  在基层治理方面,长桥镇积极探索新模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三长三员”基层治理模式,实施村党群服务站“敞开聚力”行动,将基层“末梢”转变为治理“前哨”,带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持续升级。通过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群众诉求,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如今,千年古镇长桥,正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石,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砥砺前行,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