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淮滨“暖心书记”马晓晴|阴雨间隙抢收忙 心系百姓粮归仓
时间:2025-10-15 11:30:2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汶哲

  连日来的持续阴雨天气,让淮滨县张里乡朱前楼村的秋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田间地头,成熟的庄稼在雨水的间歇中焦急地“等待”归仓。如何抓住宝贵的无雨窗口期,抢收、烘干,确保乡亲们一年的劳动成果不付诸东流,成了村党支部书记马晓晴心头最沉重的牵挂。

  “晓晴书记,这可咋办啊!俺家这13亩地,眼看着庄稼能收了,可这雨下下停停,心里真没底!万一又下雨,根本来不及收,就算收回来没地方及时烘干,这季的辛苦也白费了!”一天晚上,村民马相春找到正在村委会加班的马晓晴,话语中充满了焦虑。

  村民的急难愁盼,就是行动的号角。马晓晴一边安抚马相春,一边连夜梳理全村类似情况的农户信息。第二天一早,她就紧急召集村干部和党员,迅速组建了一支“党员先锋队”,马晓晴更是主动请缨,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化身为“移动调度室”和“田间巡查车”,在雨后的乡间小路上来回穿梭。每到一个村民组、每见一户正在忙碌的农户,她总要停下车,仔细询问情况。

  “大叔,趁着这会儿没雨,抓紧摊开晾晒,注意多翻动!”“烘干厂那边我已经联系了,给您排上队了,别着急!”她的话语像定心丸,让农户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

  在另一块玉米地边,她查看因风雨倒伏的秸秆,叮嘱道:“收的时候仔细点,咱得尽量减少损耗。收完的秸秆记得按规定堆放,可不能堵了路、污了沟。”她一边查看,一边将各户的困难和进度牢记在心。

  哪里需要人手,党员先锋队就出现在哪里。在泥泞不堪的田地里,马晓晴和党员干部们挽起裤腿,踩着泥巴,帮助劳动力不足的农户抢收花生。泥水溅满了衣裤,汗水浸湿了额头,但没有人退缩。马晓晴更是身先士卒,一边麻利地干着农活,一边还在人前露出乐观的笑容,为大家加油鼓劲。然而,私下里,看着堆积如山的待烘干粮食和变幻莫测的天气,她内心比谁都焦急。

  在村里的烘干厂,望着满地的花生,马晓晴紧锁眉头,急切地与负责人沟通:“厂长,咱们现在24小时不停机,也赶不上收上来的量。您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联系周边乡镇,还有没有闲置的烘干能力?老百姓就指望这些粮食了!”

  截至目前,在马晓晴和党员先锋队的带领下,朱前楼村4500亩耕地已抢收95%。“我们是党员,这时候就得顶上去!老百姓的收成是天大的事。”马晓晴坚定地说,“咱们就得盯着老天爷的‘脸色’,它一放松,咱就冲锋!党旗飘在一线,咱的心和力气,就钉在一线!”

  风雨之中见担当,泥泞路上显初心。马晓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在朱前楼村的田间地头,那高高飘扬的党旗,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百姓在困难时刻最坚实的依靠。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