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我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时间:2025-10-16 11:12:3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事关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10月15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河南省社会治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记者了解到,该《条例》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发布会上,河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申黎明介绍,《条例》共九章七十五条,包括总则、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层基础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重点风险防范、诚信建设、监督管理和附则。
其中,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方面,《条例》专设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一章,对加强社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畅通公众诉求表达通道、加强智慧服务建设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持续抓好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因此,在基层基础建设上,一方面深入推进“五基四化”。《条例》明确“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对 “加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建设”作出具体规定;另一方面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对村 (居)民、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巡防队员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作出规定,集合各方资源与智慧,激发各类主体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诚信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了道德支撑,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诚信建设”一章,《条例》重点对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信用修复制度等内容加以规范,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