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信阳商城支行:上门解“锁”金融服务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时间:2025-10-16 11:48:0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金融服务的温度,从不由网点规模决定,也不因设备先进与否定义。当社保卡密码锁定的难题,困住行动不便的高龄客户,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用脚步跨越障碍,将服务送到他们的家中。
近日,农行信阳商城支行营业室接到一通特殊求助电话。电话那头,客户金女士语气焦急:“父亲82岁了,行动不便,社保卡密码输错被锁,马上要交住院费,取不出钱可怎么办?”接到电话的大堂经理立即安抚家属情绪,详细记录客户姓名、住址、身体状况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向支行负责人汇报。了解到客户的紧急需求,支行迅速启动特殊客户服务预案。“绝不能让一张锁了的社保卡,耽误老人就医!”网点负责人何主任当即决定,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上门,两人携带便携式智能终端,驱车赶往客户家中办理密码重置业务。
刚进门,客户经理轻声向老人问好,温和解释:“大爷,我们是农业银行的,今天来帮您把社保卡密码重置好,您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家属连忙道谢:“真是麻烦你们了,专门跑一趟,之前还担心办不了,现在总算放心了。”
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先仔细核对老人的身份证、社保卡与本人信息,确认无误后,客户经理打开便携式智能终端,引导老人进行人脸识别。因老人身体虚弱,头部难以长时间保持稳定,第一次识别未能成功。客户经理立刻调整方式,一手轻轻扶住老人肩膀,另一手调整设备角度并耐心地说:“大爷,您看着镜头,慢慢眨下眼睛,马上就好。”经过两次调整,人脸识别顺利通过。设置新密码环节,工作人员逐字向老人说明密码要求,根据老人的口述协助输入,并反复确认:“大爷,您再念一遍新密码,咱们核对下,以后取钱就用这个密码啦。”密码重置完成后,客户经理还通过终端现场查询社保卡余额,向老人和家属展示账户状态正常,同时提醒:“以后输密码别着急,记不清了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咱们再想办法。”
临走前,工作人员将支行服务热线和个人联系方式,写在提前备好的指引卡片上递到老人手中,还特意叮嘱家属:“后续有任何金融需求,比如查余额、交水电费,都能联系我们,能上门办的我们尽量上门,不用麻烦你们来回跑。”老人拉着客户经理的手,感动地说:“你们想得太周到了,真是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
事实上,这样的上门服务在农业银行并非个例。为切实解决老年群体、残障人士等行动不便客户的“办事难”问题,该行持续优化特殊客户服务机制:不仅搭建“上门服务绿色通道”,配备专属移动服务设备与专业人员,还定期组织员工开展适老化服务培训,提升与特殊客户的沟通技巧和服务能力。截至目前,该支行今年已累计为行动不便客户提供上门服务38次,业务涵盖社保卡密码重置、账户激活、挂失解挂等,用实际行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金融服务不该有‘围墙’,更不能设‘门槛’。”网点负责人何主任表示,未来,该行将继续坚守服务初心,聚焦特殊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推出更多暖心举措,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平等、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以专业与温度,成为客户身边最值得信赖的金融伙伴。而这一次次跨越距离的上门服务,正是农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传递金融温暖的生动缩影,让“服务为民”的理念在每一次贴心互动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