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无“晴”科技有“爱”——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延津县)服务团助力延津县花生收获晾晒工作
时间:2025-10-17 15:03:5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王苗苗
我省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对花生适时收获造成很大影响。湿花生若不能及时摊晾或机械干燥,极易在田间滞留或堆放过程中发芽、霉烂,甚至滋生黄曲霉毒素,严重影响花生的品质与安全。天气无“晴”,科技有“爱”。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延津县)迅速行动,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科学指导,助力延津县做好花生收获与晾晒工作。
紧急响应,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
10月16日,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延津县)与延津县农业部门紧密配合,在延津县马庄乡宋庄的豫花93号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基地组织了一场花生收获晾晒指导培训与观摩会。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延津县)服务团团长、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张翔和特派团成员,延津县科技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分管农业相关人员,延津县花生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等参加。

张翔带领团队成员,在田间仔细查看花生长势和收获情况,针对花生的收获和晾晒问题给出了详尽的技术指导意见。他们提醒农户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抓住每一个晴天或降雨间隙,及时抢收花生,避免花生因长时间滞留田间而导致落果、烂果或发芽问题。
精准指导,助力科学抢收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条件下,土壤湿度过大,机械无法进地作业成为一大难题。对此,科技特派员们指导农户进行人工收获。
同时,他们还强调了收获后处理的重要性,建议农户第一时间去除花生荚果表面的泥土,避免湿土附着加剧霉变。在运输和临时存放过程中,严禁堆积存放,以防止堆内热量积聚引发迅速发热、霉烂,降低各环节的荚果破损率,减少因破损而加剧的损耗。
多措并举,科学晾晒与干燥
为确保花生在阴雨天气下的干燥效果,科技特派员团队提供了多种科学晾晒与干燥方案。在摊晒方面,他们建议农户充分利用仓库、厂房等空间,将花生以约10厘米的薄层摊铺晾晒,并每天多次翻动,确保通风均匀,防止底层花生因通风不畅发生霉变。对于条件有限的地区,科技特派员还指导农户采用大功率风扇或鼓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加速堆内湿气排出,提高干燥效率。
在机械干燥方面,科技特派员特别强调了控制干燥温度的重要性。他们建议风温保持在40℃左右,避免高温导致花生蛋白质变性、油脂氧化酸败,同时大幅降低种子发芽率。此外,他们还提出了“分阶段高效干燥策略”,即在应急抢烘状态下,初期可适当提高烘干温度(但不超过55℃),快速去除表层水分后,进入缓苏阶段,再根据需要重复干燥操作,确保干燥均匀。
严格把关,保障花生品质
科技特派员们深知,花生品质的保障离不开每一个细节的严格把控。在干燥过程中,他们提醒农户每天需挑拣已霉变、发芽或破损的荚果,防止霉菌扩散污染。同时,他们强调切忌堆积存放湿花生,避免因堆内热量积聚引发发热、霉烂。对于干燥后的花生,建议在阴凉通风处充分冷却至室温后,再装袋入库,并确保花生荚果水分降至10%以下,以保障长期安全储存。
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精心指导,延津县农户对花生收获和晾晒有了更加科学详细的方法。这次行动不仅为农户减少了损失,更为延津县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农户们纷纷表示,科技特派员的到来让他们在面对恶劣天气时不再手足无措,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