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开封 > 正文
汴梁菊香漫全城 180万盆金英待客来——开封双菊节全域布展圆满收官 古都绘就秋日风雅卷
时间:2025-10-18 10:32:1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左世周

  秋阳洒遍汴梁的古街老巷,一缕缕菊香已抢先漫过城墙、绕过人潮。在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暨第15届全国菊花展览会启幕前夕,由开封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的社会大环境布展已圆满收官。这座沉淀着41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以“宋韵开封·菊香中国”为笔,用180多万盆菊花及辅助花卉作墨,在96处公共展点间勾勒出“入城见花、移步换景、满城飘香”的盛景,静候四海宾朋共赴秋日之约。

  双展合璧,市场化运作织就全域菊网。本届菊花文化节与全国菊展“双展同庆、双展合璧”,打破了传统布展的局限——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开封市文投集团、清明上河园等社会力量主动入局,将菊花布展与城市氛围营造、企业品牌展示巧妙融合,在未使用财政资金的前提下,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6大古城门守着菊韵门户,5大高速出入口迎接着带菊香的客流,10条最美道路串联起金色脉络,11处历史文化街区藏着菊与宋的交融,96个公共展点均匀散落新老城区,让赏菊不必局限于景区,走在街头便与秋光菊色撞个满怀。

  文化为魂,菊景相融唤醒古都记忆。布展设计始终锚定开封的文化根脉,让每一处菊景都带着宋韵底蕴。“祝福花篮”缀在街角,金黄花瓣裹着“喜迎国庆、菊香送福”的暖意;“菊韵宋风”造型立在古街,枝叶间藏着八朝古都的千年文脉;郑开大道、金明大道等入市口,大色块、大模块的菊景造景,既显视觉冲击力,又让城市风景线多了辨识度。游客漫步其间,赏的是菊,品的是大宋文化的厚重与风雅。

  菊香入巷,民生温度藏在花开深处。双龙巷、顺河坊等历史街区里,菊花伴着古宅绽放;中山西路等背街小巷中,菊株栽到了居民家门口,实现了“坐在台阶上就能赏菊”的温馨。“民间赛菊”“千菊进万家”活动更点燃了全民热情,2500余名群众报名参与,4处斗菊场地里热闹非凡,商户、市民用窗台、门前的菊艺,让节会从“政府主导”变成了“全民共创”,满街菊香里都是共建共享的欢喜。

  “在开封逛的时候,发现居民家门口都摆着菊花,有位阿姨还跟我们分享她养的盆景菊,特别亲切。”从上海来开封旅游的李先生,镜头里装满了菊与古宅的同框画面,“以前看菊展都是在景区里,这次在开封的背街小巷里赏菊,既能闻着菊香,又能感受老开封的生活气息,这种‘满城菊香、全民共享’的感觉,真的太难忘了!”

  “目前全市布展已全部到位,菊花正含苞待放,静候八方宾朋。”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娄智永介绍,此次布展严格遵循“合规、安全、节俭、创新”要求,就是要让游客漫步开封时,既能遇见菊的美好,也能读懂古都的新活力。

  如今的开封,每一缕风都带着菊香,每一步路都藏着秋韵。待双菊节启幕,这座古都必将以180万盆菊花的盛放,邀四海宾朋共品宋韵、共赏秋光。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