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驿城区:党建引领“西园路”,基层治理焕新颜
河南经济报记者 宋莹莹 通讯员 张玉霞 陈华军
9月25日,记者踏入河南驻马店驿城区西园街道办事处的文明路社区与驿城新村社区等地,眼前整洁的小区环境、有序的便民服务以及融洽的邻里氛围,令人耳目一新。近年来,西园街道办事处以党建为统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全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居民在社区大厅咨询问题 (张玉霞 摄)
西园街道科学划分网格、整合多网功能,构建起“线上 + 线下”双向联动的严密治理体系。线下,创新设置“社区‘大党委’ + 网格党支部 + 小区楼院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网格员常态化开展走访活动,深入居民家中,精准掌握居民需求,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线上,建立微网格服务群,政策信息能够快速传达至每一位居民,居民的问题也能及时得到响应,确保诉求第一时间被关注。
同时,街道依托信息化平台推进智能化治理,发动群众参与“随手拍”“随手报”。居民一旦发现身边的问题,如环境卫生死角、设施损坏等,可立即拍照上传,成为基层治理的“监督员”。这种模式有效化解了各类不安定因素,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便利与温暖。
将党的建设贯穿治理全过程,是西园街道激发共建共治活力的关键。街道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通过“党建 + 共建”“党建 + 网格”“党建 + 改造”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和共建单位参与社区事务。
各社区实行“大党委”制,邀请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党建工作共做、社区服务共办、社区平安共创、生活环境共治、精神文明共建”的“五共”工作局面。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小区管理、旧城改造、志愿服务等活动。在他们的带动下,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共治格局,硬件提升与软性服务同步推进。
打造“红色物业”是西园街道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街道创新推行“1 + X”红色物业全域推进模式,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三级联动”机制。针对不同小区特点,街道探索出多样化管理模式。对老旧小区鼓励自治管理,激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对单位家属院推动规范管理,提升小区整体品质;对微型小区采取连片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专业化小区推进“红色物业”创建,提升物业服务专业化水平。
通过建立民主议事机制,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居民真正成为小区治理的“主人翁”。组建红色物管会,成功化解物业退出后的管理真空问题,赢得了居民的充分肯定。
西园街道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施小区“微治理”,建立多层次矛盾调解体系。依托三级网格体系,配置专业力量,对群众诉求进行“格内”处理、“源头”化解。在楼院层面,建立“红管家”议事厅,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议事方式,使议事更有温度、更接地气。设置党员“微治理”示范岗,实行党员联系户制度,开展走访议事、上门议事,及时解决居民关心的实际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西园街道的实践是驿城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缩影。未来,驿城区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资源在基层整合、服务在基层拓展、问题在基层解决,绘就“幸福驿城”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