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医专二附院:举办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诊治及玻璃体腔注药操作流程新进展培训班
时间:2025-11-04 14:48:5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卢闯 刘旭 尹姿文
为促进眼科医学交流,提升区域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相关眼底疾病的诊疗水平,推动规范化治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11月2日,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眼科在503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诊治及玻璃体腔注药操作流程新进展培训班”。本次会议汇聚了省、市多位眼科领域知名专家,聚焦前沿诊疗理念与实用操作技术,为参会同仁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注重实践的高水平学术盛宴。
聚焦前沿,共话眼底病诊疗新进展
会议在漯河医专二附院眼科杨志强主任的致辞中拉开帷幕。随后,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杜利平教授就《近视性黄斑撕裂的手术治疗》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分享了复杂眼底手术的处理经验与技巧。

河南省人民医院张海涛教授则对《黄斑变性的诊治和最新共识》进行了权威解读,涵盖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与诊疗方向,结合影像资料直观呈现疾病特点,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南阳南石医院白石教授系统阐述了《开放性眼外伤处理原则》,强调了眼外伤救治中规范化、时效性,梳理临床处置流程,为基层外伤救治提供指导。
紧扣主题,深化糖网诊疗策略
随着会议进程的推进,议题重点聚焦本次培训的核心内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的诊疗。在杨建国主任与薛晓乐主任的主持下,学术讨论进入高潮。
漯河市中心医院薛晓乐主任详细讲解了《浅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系统梳理了激光治疗的适应症、技术要点及疗效评估。
漯河医专二附院杨志强主任带来了《糖网的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抗VEGF药物与激光联合治疗的优势、时机选择及临床研究新进展,为优化糖网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关注实践,提升临床操作技能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漯河医专二附院吴秋云副主任医师分享了《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治进展》,拓宽了参会者在斜视与小儿眼科领域的视野。朱怡旭主治医师重点讲解了《玻璃体注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从药物准备、消毒隔离、注射部位、操作技巧到术后观察及并发症处理,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范化演示与解读,内容极具实用价值。

模拟实操,强化技术掌握与应用
为巩固理论学习成果,确保技术掌握的精准度,会议特别设置了长达一小时的“玻璃体注射操作模拟实践及讨论答疑”环节。此环节为参会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动手操作机会,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模拟注射练习,并就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与讲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与探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互动热烈,有效提升了学员对玻璃体腔注药技术的理解和操作信心。

圆满落幕,助推区域眼科事业发展
本次培训班内容设计科学、理论与实践并重,讲题紧扣临床需求与发展前沿,不仅更新了参会人员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眼底疾病方面的诊疗观念,更通过手把手的模拟实践,显著提升了玻璃体腔注药这一核心技术的规范化操作水平。会议为漯河及周边地区的眼科同仁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对促进区域眼科医疗服务能力的同质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