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市场监管 > 正文
创新追溯体系 规范检测市场——镇平为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能”
时间:2025-11-12 15:33:3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常勇 通讯员 徐明飞 高怀宗

  近年来,镇平县紧扣“打造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核心目标,深入实施千亿级玉产业行动计划,以“玉+”战略为重要抓手,通过创意赋能、文化赋值、业态创新,推动玉雕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辐射最广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随着直播电商平台的兴起,珠宝玉石线上交易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县珠宝玉石线上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带动检验检测需求同步激增。截至目前,全县具备资质的珠宝玉石检验检测机构已达20余家,为产业质量把控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行业发展中的痛点问题也逐渐凸显。为破解乱象、规范秩序,镇平县创新构建珠宝玉石鉴定证书追溯服务体系,以数字化监管为产业健康发展筑起“防护墙”。

  靶向破题:直面产业发展三大痛点

  随着玉文化产业与直播经济深度融合,珠宝玉石鉴定证书成为产品流通的“通行证”,但行业快速扩张中,三类问题严重制约发展:一是恶性竞争加剧行业内卷。20余家检测机构同台竞争,证书价格从最初的每份20-30元降至10-15元,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部分机构为维持运营,违规简化检测流程、出具“批量证书”,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抽查发现,此类不规范证书占比达12%,检测质量难以保障。二是假证书泛滥冲击行业信誉。不法直播商户、个人为销售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玉雕产品(如用玻璃仿冒翡翠、人工合成玉冒充天然玉),通过非法机构定制或网上购置假证书,这些假证书仿真度高,仅靠肉眼难以辨别。近年来,全县接到消费者关于假证书的投诉达50余起,直接影响“镇平玉雕”品牌公信力。三是传统监管存在明显短板。假证书“黑窝点”多隐藏在小型加工厂、网络工作室等隐蔽场所,传统“巡查+抽检”的监管模式难以实现全链条覆盖,监管效率低、排查难度大,亟需构建更精准、更高效的现代化监管机制。

  科技赋能:构建“四位一体”全链条追溯体系

  为破解监管难题,镇平县市场监管局联合中玉网(国内权威玉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广东智立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监管技术企业),深度融合区块链、大数据、智能预警等技术,打造珠宝玉石证书追溯公共服务和实时监管平台,形成“平台搭建—数据管理—智能监管—消费查询”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一)搭建开放共享的追溯平台

  平台面向全县所有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认证)的机构开放,支持机构原有检测系统通过标准化API接口对接,无须重复建设硬件设施。平台核心功能包括:证书赋码管理。为每份合规证书生成唯一的溯源码(采用二维码 +数字编码组合形式),实现“一物一码、一证一码”,溯源码与检测机构信息、产品信息直接绑定,无法篡改。质检数据实时归集。实时收集各机构上传的检测数据,形成覆盖全县的珠宝玉石检测数据库,截至2025年9月,平台已归集检测数据15万余条。

  (二)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管理机制

  系统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全面录入检测关键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可追溯:基础信息。证书编号、检测机构名称及资质编号、检测日期、授权签字人(对检测结果负责的专业人员)姓名及资质。产品信息。实物高清图片(正面、侧面、细节特写各1-2张)、样品重量(精确至0.01克)、饰品名称(如“天然翡翠手镯”“和田玉挂件”)。专业检测数据。颜色(按 GB/T 16552 标准标注色调、明度、彩度,如“绿色、中明度、中彩度”)、质地(如“细腻”“致密”)、透明度(如“半透明”“微透明”)、净度(如“洁净”“含少量棉絮状包裹体”),以及密度(精确至 0.01g/cm³)、折射率(精确至 0.001)、红外图谱(反映珠宝玉石分子结构的专业图谱,是鉴别真伪的核心依据)等关键指标。数据安全保障。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上链存证”,原始数据一旦上传无法修改;配备加密数据库和异地备份系统,确保数据不会丢失,同时严格落实数据隐私保护制度,仅授权人员和消费者可查询相关信息。

  (三)打造智能高效的监管预警系统

  平台内置智能规则引擎,通过比对国家标准(GB/T 16552《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珠宝玉石鉴定》)参数,实现自动筛查、实时预警。设备预警。记录检测机构仪器设备(如折射率仪、红外光谱仪)的检定日期,提前30天向机构推送检定提醒,避免因设备未检定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

  证书预警。对“复印证”(将已出具的证书复印后重复使用)、“批量证”(同一批次产品检测数据高度雷同,超出合理误差范围)、授权签字人资质不符等情况自动标记,实时推送至县市场监管局监管后台,2025年9月试运行期间,已预警异常证书210余份,监管人员均及时核查处置。市场排查。监管部门通过平台掌握已纳入体系的证书信息,对市场上未赋溯源码的证书重点排查,2025年以来已查处假证书案件18起,收缴假证书500余份,逐步压缩假证书生存空间。

  (四)畅通便捷的消费查询渠道

  为方便消费者验证证书真伪,平台提供两种查询方式:

  扫码查询。消费者用手机扫描证书上的溯源码,即可跳转至查询页面,查看完整检测信息,包括实物图片与检测数据,直观比对产品与证书是否相符。网站查询。登录中玉网“镇平珠宝玉石证书追溯专区”,输入证书编号或溯源码,即可获取相同信息,解决部分消费者对扫码安全性的顾虑。截至2025年9月,平台累计查询量达8.6万次,消费者满意度达98%。

  多方共赢:彰显追溯体系建设三大质效

  (一)行业秩序持续规范,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追溯体系通过“赋码唯一化、数据透明化、预警实时化”,从根源上杜绝了“批量证书”乱象,假证书因无法生成合规溯源码,逐步退出市场。2025年9月与2024年同期相比,全县珠宝玉石检测机构不规范操作发生率从12%降至2%,消费者关于假证书的投诉量下降75%;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平台精准定位问题线索,执法效率提升60%,真正实现“以数管代替人治”。

  (二)产业能级稳步提升,品牌公信力增强

  平台设立“信誉推广栏”,每月根据检测准确率(无差错证书占比)、消费者评价(查询后反馈满意度)、监管部门抽查结果,对检测机构进行排名,优先向直播平台、玉雕市场、消费者推介排名靠前的机构。此举不仅提升了正规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更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带动玉雕产品附加值提升,“镇平玉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三)社会效益充分释放,区域经济活力凸显

  追溯体系采用“政府主导(制定规则、监管执法)、市场运作(机构自主接入、平台商业化运营)、多方共赢(机构、商户、消费者、政府均受益)” 的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对机构。减少恶性价格竞争,聚焦检测质量提升,9月份以来已有3家机构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业务量增长 20%以上。对商户。合规证书增强消费者信任,直播商户复购率提升,2025年1-9月全县珠宝玉石线上交易额达70亿元,同比增长25%。对区域经济。通过规范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玉雕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入驻,形成“检测—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带动新增就业人数增加,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镇平县珠宝玉石证书追溯服务体系已完成服务器搭建、系统压力测试,8家检测机构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接口对接、信息录入、数据分析全流程顺畅运行;计划2025年12月底前,将全县20余家检测机构全部纳入体系管理,真正实现“全覆盖、全追溯、全监管”。未来,镇平县将继续优化追溯体系功能,探索将其拓展至玉雕产品原料溯源、加工工艺追溯等领域,为全国珠宝玉石产业规范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镇平经验”。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