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男人也会“长胸”?医学真相揭开
时间:2025-09-10 15:38:09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提起“乳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女性特征。但有些男性却发现,自己的乳房逐渐隆起,甚至看起来像女性的胸部。这种现象常常让人困惑,甚至尴尬。究竟是发胖导致的脂肪堆积,还是一种医学上的问题?

  答案是:男性乳房发育症(gynecomastia)。这并不是少见的现象,据统计,不同年龄阶段的男性都有可能出现,且在青春期、肥胖人群以及老年男性中尤为常见。

一、什么是男性乳房发育症?

  医学上将男性乳房发育症定义为:由于乳腺组织异常增生,导致乳房体积增大,呈现类似女性乳房外观的现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它不同于单纯的脂肪堆积。肥胖导致的“假性乳房发育”主要是脂肪堆积,没有乳腺组织增生。

  真正的乳房发育症是乳腺组织本身的改变,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二、为什么男性会“长胸”?——背后的机制

  男性和女性体内都存在雄激素和雌激素,只是比例不同。正常情况下,雄激素占主导地位,抑制乳腺发育;而一旦雌激素相对增多或雄激素不足,就可能导致乳腺组织增生,从而出现乳房隆起。

  主要机制可以归纳为三类:

  1.内分泌激素失衡

  青春期:睾酮水平波动,雌激素暂时占优势。

  老年期:雄激素水平下降,相对雌激素比例升高。

  2.疾病因素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脏负责激素代谢,功能受损会导致雌激素堆积。

  睾丸肿瘤或功能减退:雄激素分泌不足。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增加雌激素活性。

  3.药物与其他原因

  某些药物,如螺内酯、部分抗高血压药、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物。

  长期饮酒、滥用合成代谢类固醇。

  过度肥胖,脂肪组织能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三、男性乳房发育的常见类型

  根据临床特点,医生通常会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生理性乳房发育

  新生儿期:母体激素影响。

  青春期:常见于12–16岁,多数在1–2年内自行消退。

  老年期:与雄激素减少有关。

  2.病理性乳房发育

  与肿瘤、内分泌疾病、肝肾疾病等相关。

  药物性乳房发育

  使用某些药物后出现,停药可能逐渐缓解。

  3.假性乳房发育

  单纯脂肪堆积,无乳腺组织增生。

四、会不会癌变?男性乳房发育的风险

  很多人担心“男人长胸”是不是意味着癌变风险增加。需要澄清的是:

  绝大多数男性乳房发育症是良性的,不等同于乳腺癌。

  但男性确实也可能患乳腺癌,尤其是有家族史(BRCA基因突变)、长期雌激素暴露或睾丸疾病的患者。

  一旦发现乳房单侧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或硬结,应警惕恶性病变,及时就医。

五、如何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几步来明确:

  病史询问:出现的时间、是否伴随药物使用或疾病史。

  体格检查:区分是真性乳腺组织增生还是脂肪堆积。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必要时乳腺钼靶。

  实验室检查:激素水平、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

六、男性乳房发育该如何处理?

  治疗与管理方式需要根据病因、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心理影响来决定:

  1.观察与随访

  青春期乳房发育,通常无需处理,大多数会在1–2年内消退。

  2.停用可疑药物

  若由药物引起,停药后可能逐渐恢复。

  3.药物治疗

  对于部分激素失衡者,医生可能会使用抗雌激素药物或调整内分泌治疗。

  4.手术治疗

  若乳腺组织明显肥大,影响外观或心理,手术切除是有效方式。

  常见手术方式包括乳腺切除或抽脂联合切除。

七、心理影响不容忽视

  虽然男性乳房发育症多数是良性问题,但对患者的心理打击往往远大于身体本身。

  青少年可能因此自卑,不敢参与体育活动。

  成年男性可能担心被误解,甚至出现社交焦虑。

  医学上的干预不只是身体治疗,心理疏导和家人支持同样重要。

八、日常预防与健康建议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通过以下方式可降低风险: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减少雌激素生成。

  合理饮食:少饮酒,避免高脂饮食,均衡营养。

  谨慎用药:长期服药者应遵循医嘱,若出现乳房异常应及时复查。

  定期体检:有家族史或长期慢性疾病的男性,应注意乳房变化。

结语

  男性乳房发育并不罕见,也并不可耻。它往往是激素平衡、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的综合反映。多数情况下,它是良性且可控的,但不能因为“怕尴尬”就忽视检查。医学的真相是:男人也可能“长胸”,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病,更不等于癌。真正重要的是学会分辨异常信号,合理就医,科学看待这一现象。

  (作者:余星燃;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科室:乳腺外科一病区(2);职称:主管护师 )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